脑出血CT的9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误诊( 三 )


▎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可表现为CT上的高密度灶(图5) 。 显著的急性出血在海绵状血管瘤中较少见 , 大约占26% 。 病灶内缓慢的血流或钙化是AVM在CT上表现出高密度灶的原因 。 病灶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混淆 。
然而 , 比脑沟位置深的锯齿状病灶 , 并且典型的皮层引流静脉是AVM重要的线索(图6) 。 通常来讲 , 高密度出现在外伤或出血性卒中的非典型位置 , 尤其是对于青年患者 , 应当注意是否存在脑血管畸形 , 并且应当进行附加的影像学检查 , 通常进行MRI或CTA检查 。

脑出血CT的9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误诊
本文插图


图5. 海绵状血管瘤 。 患者近期外伤史 , 最开始的CT检查报告为出血性剪切伤 。
(A)轴位CT(B)MRI轴位T2WI(C)MRI轴位GRE
(A)轴位CT显示右额叶白质高密度灶 , 可见一层薄晕 。
(B)和(C)显示T2WI典型的高低混杂信号 , GRE序列“爆米花”样外观 。

脑出血CT的9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误诊
本文插图


图6. 动静脉畸形(AVM) 。
(A)轴位CT(B)轴位CTA(C)MRI轴位T2WI
(A)轴位CT显示左侧枕顶区皮层及皮层下高信号 , 注意到锯齿状外形在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不常见 , 建议行CTA或MRI检查 。
(B)轴位CTA以及(C)MRI轴位T2WI显示为典型AVM病灶 , 并且有明显的引流静脉 。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弥漫性脑水肿可出现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创伤、癫痫持续状态或代谢性脑病中 。 弥漫性脑水肿可导致基底池相对高密度影 , 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难以区分(图7) 。
其他导致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的原因包括化脓性脑膜炎、低颅压、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先前有静脉或鞘内碘化造影剂注射(图8) 。
需注意的是碘化造影剂可在蛛网膜下腔泄露 , 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假象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加重的假象 。 如果没有创伤 , 脑脊液空间的高密度影应当仔细结合临床病史并且核查是否先前注射过碘化造影剂(高密度影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持续出现至24小时) 。

脑出血CT的9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误诊
本文插图


图7.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水肿 。 轴位CT显示基底池相对高密度影 , 这一病例最初被认为是弥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动脉瘤破裂 。 患者CTA结果为阴性 。 病史资料显示患者曾跌倒经历过心跳骤停 。 弥漫的灰白质分界消失 , 影像学表现与继发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弥漫性脑水肿一致 。

脑出血CT的9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