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特刊| 爱的神经机制( 四 )

【520特刊| 爱的神经机制】520特刊| 爱的神经机制
本文插图
该研究运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图论的分析方法 , 分析了32个单身个体和34个恋爱个体的脑网络拓扑差异 。 结果发现 , 恋爱个体大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平均聚类系数、模块化的程度更低 , 上述三个指标均与激情恋爱量表(PLS)得分成负相关 , 提示恋爱个体大脑网络的分化程度更低;恋爱个体大脑网络在左角回的度降低 , 且左角回的度与PLS得分呈负相关;在双侧梭状回的度升高 , 且双侧梭状回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与PLS得分呈正相关 。 角回涉及自我的抽象表征 , 它的度降低提示恋爱个体更少关注自我 , 而更多关注恋人 。 梭状回涉及面部和身体表征以及抽象表征的整合 , 它的度升高也许于恋爱个体要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会认知-情绪加工有关 , 比如读取恋人的面部表情 。520特刊| 爱的神经机制
本文插图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恋爱个体在静息态fMRI下大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将爱情的神经机制从奖赏相关网络扩展到社会认知相关网络 , 进一步揭示了与浪漫爱情有关的神经机制 , 为人们理解和追求浪漫爱情提供了新方向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邹枝玲教授和陈红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王川(目前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237)和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SWU1809006)的支持 。 文章来源:Wang C, Song S, d'Oleire Uquillas F, Zilverstand A, Song H, Chen H, Zou Z. Altered brain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romantic love as measured with resting-state fMRI and graph theory. Brain Imaging Behav. 2020 Jan 2. doi: 10.1007/s11682-019-00226-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1898089. 来源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官网爱与信任 , 与这群脑细胞有关催产素 , 不仅仅是“催产”在大脑深部 , 我们的双眼后侧不远处 , 有个叫下丘脑的地方 , 那里有一群神经内分泌细胞 , 它们伸出一束束突起 , 通过一根纤细的柄与神经垂体相连 。 神经垂体作为这一群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末端 , 接受来自大脑的命令 , 释放催产素(OXT)、抗利尿激素(AVP)等激素进入外周血管 , 到达靶向器官后调节着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内环境稳态 。 520特刊| 爱的神经机制
本文插图
图: 下丘脑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直接延伸至垂体后叶 , 即神经垂体 , 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HNS)比如 , 抗利尿激素与我们能否正常排尿有关 。 它能促进肾脏多吸收水分而减少尿量 。 假如一个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 就会尿频、口渴 , 乃至尿崩症 。 而催产素(OXT)就更有意思了 , 她不但在女性分娩时大量释放 , 而且还促进女性泌乳和母爱行为 。 男性也有催产素 , 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让男性更善于社交 , 更富男性魅力 。本世纪初 , 科学家在美国中西部平原发现到动物界的模范夫妻——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 , 它们 “一夫一妻”相伴终生 , 并且父母完美搭配抚养后代 。 科学家认为 , 这与草原田鼠脑内富有更多的催产素受体有关 。 正因如此 , 催产素被人们视为“甜蜜激素”、“爱情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