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用热水袋小心低温烫伤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层布

睡觉用热水袋小心低温烫伤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层布文章插图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采访人员匡惟 通讯员 罗超 王一军 漫画/小牛)人体皮肤可以耐受一定的温度 , 但是当皮肤过长时间接触高出皮肤阈值但尚可忍受的温度(50℃左右) , 就会造成皮肤不同程度烧伤 。 烧伤的机制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 , 临床称为低温烧伤 。
随着冬季到来 ,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设备 , 更要注意防范低温烧伤带来的伤害 。
【案例】
【睡觉用热水袋小心低温烫伤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层布】老人睡觉用热水袋竟然造成三度烧伤
60多岁的老王(化名)就曾因为低温烫伤导致严重后果 , 再不敢用身体直接与热水袋接触 。
一次冬天夜里睡觉时 , 老王习惯把电热水袋放在小腿下方来取暖 , 然后沉沉睡去 。 早上醒来后 , 竟然发现自己小腿皮肤已经被烫伤 , 甚至都可以看到肌肉 , 他这才感觉到有轻微的疼痛 , 赶紧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 , 廖立新主任诊断为三度烧伤 , 为其进行植皮手术 。
一到冬天 , 20多岁的小媛(化名)在晚上睡觉时就会开始用电热水袋 。 冰凉的脚丫子靠在热水袋上 , 很快暖和起来 。 但是前不久一次早上起床后 , 她发现自己的脚上有个水泡 , 赶紧到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就诊 , 副主任医师杨新蕾确诊为低温烫伤 。 还好发现治疗及时 , 很快好转 。
【分析】
老人、产妇感知能力差是低温烫伤高发人群
杨新蕾说 , 临床中 , 电热水袋和暖宝宝是低温烫伤最常见的烫伤源 , 近年来随着家庭理疗热的兴起 , 理疗导致的病例也逐年增多 。 根据往年经验 , 一年约有一两百个就诊病人 , 尤其在元旦、春节期间 , 患者人数会更多 。
廖立新说 , 老年人 , 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 , 感知能力很差 , 无人陪护的老年人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 手术后 , 包括剖腹产后、以无痛分娩方式生产的产妇 , 麻醉药还未完全褪去 , 此时体温低 , 需要使用热水袋恢复体温 , 但同时意识和体力都还未完全恢复 , 感知能力较差 , 皮肤接触热水袋时自以为不烫 , 长时间没有移动身体 , 也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
“另外 , 低温烫伤与精神状态也有关系 , 身体状态不好 , 皮肤保护层较弱 , 低温烫伤发生率也会更高 。 ”杨新蕾说 。
静止状态下压力作用烫伤的速度也会更快
廖立新说 , 将身体放在50℃以上的热水袋上 , 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低温烫伤;60℃则仅需要大约两个小时 。 “一般人体温度阈值为45℃ , 理论上人体接触超过50℃的水超过3分钟 , 就可能会出现低温烫伤 。 ”杨新蕾说 。
温泉水也是有温度的 , 人们往往一待就是好久 , 为什么不会造成低温烫伤?杨新蕾解释 , 因为通常温泉水在38℃到43℃之间 , 而且人在温泉中处于活动的状态 , 低温烫伤概率小 。
“低温烫伤一大特征是在静止状态下发生 , 尤其是睡着时 。 ”杨新蕾说 , 静止状态下 , 皮肤放在热水袋上时 , 在压力的作用下 , 接触的温度会更高 , 烫伤的速度也会更快 。 另外 , 人体处于熟睡状态下 , 感知神经也会相对滞后 , 对烫的发射没有那么灵敏 , 低温烫伤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
低温烫伤面积不大但程度深愈合困难
低温烫伤的特点是面积小 , 程度深 , 愈合困难 。 廖立新说 , 低温烫伤与普通烧伤的等级划分是一致的 。 一度烧伤程度浅 , 皮肤发红、脱皮;出现水泡 , 且水泡下方的皮肤潮红即为浅二度烧伤;水泡下皮肤红白相间为深二度烧伤;皮肤发白、烧焦甚至更严重为三度烧伤 。
“不要小看低温烫伤的危害 。 由于受热时间长 , 且皮肤直接与热源接触 , 伤口虽然不大 , 但会很深 , 就诊时往往已经达到三度烧伤 。 ”廖立新说 , 接诊过最严重的低温烫伤 , 已经深及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