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承创新,做区域最好的呼吸中心

融媒体采访人员 荆冰
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承创新,做区域最好的呼吸中心文章插图
七十年 , 中国呼吸学科经历了由弱变大 , 由大正在变强的历史进程 。 而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2年的发展壮大之途 , 也走得坚定而又顽强 。 三代呼吸人 , 励精图治 , 攻坚克难 , 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 。 相比国内北京协和、瑞金等医院历史悠久 , 实力雄厚的呼吸学科 , 安徽省立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值壮年 , 充满了勃勃生机 。 2017年底 , 这所百年老院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呼吸学科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踏上了新的征程 , 再次扬帆启航 。
近日 , 《医师报》采访人员专程奔赴安徽 , 对中国科大附一院三代呼吸人的代表崔皖芳教授、徐晓玲教授、梅晓冬教授、操乐杰教授、胡晓文教授和章俊强教授进行了专访 , 听他们讲述科室初创、传承、发展、创新的过往 。 从中 , 我们感受到新中国呼吸学科发展的脚步 , 更感受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人“呼吸与共 , 薪火相传”的力量 。
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承创新,做区域最好的呼吸中心文章插图
三次建设 两次撤掉激情燃烧的创业年代1988年6月 , 在安徽省结核病医院工作的崔皖芳教授 , 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请于期限内到安徽省立医院报到 , 工作职责是:筹建呼吸科 。
对于省立医院 , 崔皖芳教授再熟悉不过了 。 20世纪60年代崔教授大学毕业后 , 于1971年被分配到省立医院主要从事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治疗工作 。 其间 , 服从国家对于医院规划的调整 , 她与省立医院的关系也是分分合合 。 1983年 , 她从省立医院的肺科整建制地转入省结核病医院工作 , 而省立医院随之也不再设有呼吸科 , 每当遇到肺炎、感染等疾病 , 她也只是过来参与会诊 。 6年后突然被调回省立医院 , 她知道 , 呼吸科的春天也许要来了 。
然而现实却给崔皖芳教授泼了一盆冷水 , 刚到省立医院的她单枪匹马 , 没有检查器材 , 没有病床 , 甚至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 当时正值医院起步阶段 , 每个科室床位都很紧张 , 接纳她就等于要让出自己科的资源 。 她理解同事们的难处 , 但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医院要申报三甲 , 绝不能让呼吸科拖了全院的后腿!
崔皖芳教授非但没有气馁 , 反而干劲十足 , 一边忙着筹建科室 , 一边抓紧找回患者 。 当时医院规定专科门诊一周只能出一次 , 只要哪个诊室没人 , 她就挂上呼吸科的牌子 , 收患者看门诊 。 通过这样打“游击战”的方式 , 诊室逐渐固定了下来 , 呼吸科门诊也终于能够天天开了 。
相比其他内科科室 , 呼吸科是非常考验医生动手能力的一门学科 , 尤其是气管镜 , “呼吸科离开气管镜 , 就等于大半个腿没有了” , 崔皖芳说 。 但当时的呼吸科却极度缺乏医疗器械与资源 , 没有现成的气管镜 , 她就借用外科的;没有内镜室 , 她就跟门诊手术室护士长商量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气管镜检查 , “工作量算你们的 , 帮我的患者做一下好不?”没有病床 , 她就把患者安排在走廊……上午查房 , 下午门诊 , 不到3个月 , 合肥及其周边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便奔走相告:省立医院有呼吸科了!
如今 , 建科初期的一幕幕情景依然深深印刻在崔皖芳教授的脑海深处:“那时候我承担着全院的会诊 , 电话就放在床头 , 基本上一周最少三天夜里要到病房来会诊 。 我也不怕苦不怕累 , 哪个喊我 , 我就觉得你既然电话打给我 , 那就是我的责任了 。 ”
借用外科气管镜1年后终于拥有了自己科的气管镜 , 气管镜成了当时她诊断顽固性胸水、咳血、胸膜炎等疾病的“利器” , 她还会出奇制胜 , 自创一些简单的器械或是灵活采用新的方法 , 往往效果奇佳 。 她曾经用明胶海绵 , 为一个3岁孩子堵住支气管瘘口 , 修复了支气管胸膜瘘 , 如今孩子已大学毕业;她也曾用人工气腹的方法 , 将一名20多岁支气管扩张导致大咯血的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