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经过少,中医有其法

月经过少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 。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 , 少于平时正常月经量的1/2 , 或不足30mL , 或行经持续时间仅1~2d , 甚或点滴即净 , 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 。 临床很多疾病可以导致月经量少 , 如卵巢早衰、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薄、子宫内膜结核、盆腔手术损伤等 。 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及社会的发展 , 月经过少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 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同胞的生殖健康 。
治疗月经过少,中医有其法文章插图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病因有虚有实 , 虚者多因肾虚、脾虚、血虚、肝肾阴虚 , 实者多因气滞、血瘀 。 先天禀赋不足 , 或房劳多产 , 或久病大病均可影响到肾 , 进而影响到冲任 。 肾中精血不充、肾中之气不健是导致月经量减少的根本原因 。 月经过少重在肝肾 , 肾气充盛 , 肝气条达则从而胞宫得养 , 经事正常 。 肝肾不足 , 癸水衰少 , 则致血海不充 , 血海空虚 , 经水不得下泄 , 出现月经量少 , 甚至闭经 , 不孕 。 女子以血为本 。 而脾主运化 , 为后天之本 , 是气血生化之源 。
若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 , 或劳倦、思虑过度均可导致脾虚不能化生气血而致月经过少 。 肝藏血 , 主疏泄 。 若肝血不足 , 疏泄失度亦可致 。 实者则主要在于血瘀 。 淤血内停可致冲任不畅进而可致月经过少 。 月经过少有虚有实 , 精血亏虚 , 无以化生经水则经量过少;气血不通 , 经络阻滞 , 冲任不畅 , 或瘀或寒均可使冲任不畅 。 情志因素导致气机逆乱 , 冲任气血不畅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
中医治疗方法
1、 辨证治疗
辨证是中医治病的精髓 , 体现个体化治疗 。 依据月经过少病因病机通常以肾虚和血瘀分型居多 。 故而 , 先天禀赋不足 , 或房劳多产 , 或久病大病可影响到肾 , 治则均以补肾益精 , 养血调经为大法 。 月经过少与肾、肝、脾密切相关 , 现代医家遣方用药亦有从脏腑入手 。
2、 分期治疗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具有其独特优势 , 不仅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 , 而且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月经周期不同的时间段 , 进行周期治疗 , 做到因人因时治宜 。 目前临床分期有两期、三期和四期 。 其中最常见的为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四期 。
经后期
【治疗月经过少,中医有其法】有医家提出在治疗月经过少经后期时应注意滋阴不忘扶阳 , 所谓孤阴不长 。 药用熟地黄、枸杞子、紫河车、鹿角胶、阿胶等 。
经间期
经间期是以由阴转阳 , 由虚至盛之时期 。 药选山茱萸、熟地、桃仁等;常佐以路路通、皂角刺、益母草、泽兰叶、留行子等 。
经前期
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 , 用药常选女贞子、旱莲草为主方以补益肾阴 , 并选用菟丝子、仙灵脾、鹿角霜以温补肾阳 。
行经期
此期血海充盈而溢 , 气血调达 , 阳气随之疏泄 。 治疗上常去参、芪等补益药 , 予四物汤加活血通经药出入;如益母草、鸡血藤、当归、桃仁、熟地、赤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川牛膝等活血调经 , 祛瘀生新之品 。
辨病治疗
近年来 , 由于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的增多 , 以人工流产后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等而致的月经过少也相应增多 。 针对这一现象 , 各医家针对不同病因在治疗上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与特色用药 。 如 , 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性月经过少以滋肾填精、益气通络为治则 , 药用熟地、菟丝子、枸杞子、山药、山茱萸、当归、炒白术、赤白芍、制香附、炙甘草等 。
中医在治疗月经过少除了单纯中药内服外还可外敷、灌肠或者联合使用或配合其他疗法 。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纵观各家 , 在治疗中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即补肾 。 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复杂 , 虚证的根本在于肾 , 与肝、脾密切相关 , 实则主要在于血瘀 。 月经过少临床可运用辨证、分期、辨病及其他治疗包括外敷、穴位埋线、灌肠、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等多种传统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