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经络堵塞浑身不舒服,都是因为寒气入体了
自古以来 , 我国的传统医学都非常重视寒气的防治 。 著名的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虽然包罗世间疾病 , 却以“伤寒杂病”统之 。 《黄帝内经》也说“今夫热病者 , 皆伤寒之类也” 。
文章插图
中医认为 , 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 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 。 阴阳相对 , 寒气是阴邪 , 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 。 当阳气被寒气损伤时 , 身体温煦不够 , 各种代谢机能就会所减退 , 不能抵抗外来侵邪 , 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的症状 。
体内寒气过多有什么危害?1、导致血脉不通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 , 当血脉受到寒气的干扰 , 就会凝滞不通 , 甚至形成肿块 , 从而引起各种痛症 , 比如头痛、肩痛、胸痛、胃痛、腹痛等 。
文章插图
2、体内湿气增多
寒气会导致体内水液运行的障碍 , 引起痰饮积结 , 湿气增加 , 出现咳嗽、多痰、腹泻、女性白带清稀等症状 。
3、引发多种疾病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 , 使身体出现热胀冷缩的反应 。 当寒气侵袭 , 经络就会遇冷收缩 , 引起抽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 , 引起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收缩 , 引起中风、冠脉综合征等 。
文章插图
中医3招教你调理体内寒气 百病不离寒气 , 寒气从哪里入侵 , 我们就从哪里把它赶走 。 不过 , 寒气是无形的 , 会侵袭身体不同的部位 , 从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 需要对症下药才有效果 。
1、身体背后经络的寒气:膀胱经
背部是最容易受寒气侵袭的地方 , 平时穿少了衣服 , 一阵冷风吹来 , 脊背就感觉凉飕飕的 。 这是因为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 , 膀胱经掌管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 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 。
文章插图
当背部受寒时 , 膀胱经气血不通 , 就会出现肩背酸痛、颈椎病、头晕脑胀、咳嗽等症状 ,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 引发中风、脑萎缩 。
膀胱经受寒气侵袭 , 就要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 这些方法可以帮忙排出寒气:
一是经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 , 能刺激膀胱经气血的运行;
二是打通后背中部枢纽 , 每天用双手搓到后腰发热 , 这里是命门穴、肾俞穴的所在 , 是督脉、膀胱经中部的枢纽 , 常按摩有助于肾气的推动 , 促进阳气生发 。
文章插图
此外 , 麻黄和羌活这两种中药也可以祛除膀胱经的寒气 。
麻黄性味辛、微苦 , 温 。 归肺 , 膀胱经 。 陶弘景说麻黄是“伤寒解肌第一药” , 黄元御《长沙药解》记载:“麻黄 , 味苦、辛、气温 , 入手太阴肺经经、足太阳膀胱经 , 专发寒邪 。 ”
羌活性味辛 , 苦 , 温 。 清代陈修园在《医学启源》中说羌活“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一也 , 风湿相兼二也 , 去肢节痛三也 , 除痈疽败血四也 , 治风湿头痛五也” 。 可以看出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 。
文章插图
2、身体前面经络的寒气:胃经和大肠经
内经说 , 寒气先堆积在皮下的经络理 , 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腠理” , 时间久了会转移到相应的“腑”中 , 最常见的就是胃和大肠 。 胃经从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脚趾 , 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积存寒气的部位 。 同时 , 外感寒邪 , 犯于大肠 , 或劳倦饮食所伤致寒邪内生 , 大肠的传导功能也会失职 。
- 月经少的女人,常喝3种水,补充气血,有助于保养子宫
- 大爆发 品类渗透率不足3%参半要把漱口水做成“王老吉”
- 一个功效强大的妙方,调气血,补五脏,除疲劳,治五劳六极七伤!
- 万病皆为经络不通,五个简单动作,拉开全身经络,简单好学
- 血瘀是百病之源,名医王清任有5个活血化瘀方,从头到脚化淤血
- 身上有个阳气窝,拍一拍补气血通经络,从头舒服到脚
- 一个药方,5味药,通经活络调畅气血,治手臂痛,背痛,一切酸痛
- 肾不好应该怎么吃?如何能延缓肾功能恶化?但热量不足会有反效果?
- 乏力气虚,治脾胃补气血无效,中医说可用扶肾生血法!
- 身体出现4个变化,请接受事实:阳气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