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跟上“WHO分型”被视为一本书先进性的标志 , 当然《实用内科学》也不例外 。
不巧的是 , 我们正式拿到“WHO分型”的第4版和修订本的时间正逢第13版和第15版总审结束 , 书稿都已经定稿 , 这可急坏了我们!
怎么办?连夜组织血液编委们在送北京出版社之前修改了不符合“WHO分型”精神的书稿 。 为跟上“WHO分型” , 首先遇到的是血液病的分类 , 因为该分型仅涉及血液肿瘤 , 还有许多普通血液病呢?
《西塞尔内科学》把血液肿瘤都放在肿瘤篇 , 因此好处理 。 我们要跟上“WHO分型” , 势必需要独创 。 因此从第13版开始就采用新的疾病分类:贫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淋巴和浆细胞疾病、粒细胞和组织细胞疾病、止血与血栓 。 该分类一直延用到第16版 。 当然尚有修订的余地 , 由后人去发掘考虑 。
最多的帮助
2005年陈灏珠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实用内科学》第12版首发式上郑重承诺把“实内”打造成真正的“中国西塞尔内科学” 。 从此 , “西塞尔”就成为我们编写“血液篇”最重要的参考书 , 尤其是文字表达方式上 , 从中获得最多的帮助 。
文章插图
“西塞尔”有其明显的特色:编排高度灵活 , 图文并茂 , 文字精炼 , 表达通俗易懂 , 有时一句话就可以把复杂问题讲清楚 , 重视基本功训练 , 如将“外周血片”列为重要一章 。 有关血液病的内容的章节数 , “西塞尔”为29节 , 我们为69节 。
因此从第15版开始 , 我们也着手为减少章节数而努力:如将再障、纯红再障、许多遗传性贫血纳入“骨髓衰竭综合征”节内 , 将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纳入“低色素性贫血”节内 , 使第16版总的章节数降为63 。
有些章节的表达有一定难度 , 如WHO将淋巴瘤分为80余个亚型 , 淋巴瘤的作者陈波斌教授来请教我 , 我说:“可以去请教‘西塞尔’” , 结果按“西塞尔”的表达方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 “西塞尔”还非常注重“教学” , 新版“西塞尔”每章后还附有多选题供给读者思考 。
因此 , 我们从第15版开始在“实内”增值服务栏目中增加了“疑难血液病临床和细胞形态学讨论” , 每版10例 , 将华山医院所具有的丰富的疑难病例资源与读者分享 , 并且可弥补“实内”细胞形态学的不足 。 尽管我们努力向“西塞尔”学习 , 但和“西塞尔”仍有很大差距 。
最艰巨的任务
字数逐版增加的问题 , 一直困扰着编委会 , 几乎每版都要增加50万字左右 , 书愈来愈重 , 主编陈灏珠院士非常着急 。 我们第15版采取了一些措施 , 字数不再继续增加 , 但未根本改变局面 。 第16版王吉耀主编下了军令状 , 要我们血液篇从15版的58万字削到16版的40万字 , 要一下子砍掉10多万字 , 而内容不能减 , 还要做到“什么病都能查到”的要求 , 不能不说是最艰巨的任务 。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删减章节数(共削减6节) , 严格限定每节字数 , 实行“常见病多写 , 少见病少写 , 实用的多写 , 发病机制少写”的政策 , 将删去的少见病实行“组装法”纳入常见病章节内 。 例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 , 第11版曾做过详细介绍 , 但以后研究发现过去诊断的恶组 , 现证实绝大多数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虽然真性恶组仍存在 , 因此只要将它“组装”在淋巴瘤节内提一下 , 编上索引就可以了 。
虽然下了军令状 , 但是控制作者写作的字数仍是项难事 。
我参加了16版的一审和二审 , 共审稿21篇 , 但字数达标的书稿仍是少数 , 并且发现问题书稿6篇(即不符合编写手册的规定) 。 要解决书稿中这些问题 , 我认为必须主编和编委自己动手认真修改书稿 。 在我手里修改的书稿不少要多达四次才能达标 , 深刻体会审稿一定要仔细认真 , 有时要做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
- 科学家研究Omega-3如何抑制小鼠肿瘤生长
- 胃不好如何养胃护胃 千万别忽视胃炎胃痛
- 养生|吃饭如何才能七分饱?7个方法帮你控制食量,避免健康问题!
- 青少年近视100问:阿托品防控近视,应如何使用?
- 湖南医聊|如何预防大肠癌?做好四件事不给它“可乘之机”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选药?3张经典处方帮你搞定
- 手足口病不简单,不典型手足口如何从皮疹入手?
- 男生高考志愿被调剂到护理专业,未来该如何规划?要复读吗?
- 狼疮诊断率如何提高?只靠一个检查够了吗?
- 【古代女人是如何减肥的】揭秘赵飞燕和杨贵妃减肥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