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刘颖组报道SUMO化修饰调控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和长寿( 三 )

目前对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在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完成的 。 因为线虫天然生长于自然界的土壤等环境中 , 会接触到大量的细菌、真菌和微生物 , 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应激反应的模式生物 。 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对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研究最早发表于2004年 。 该研究将线虫中的线粒体分子伴侣hsp-6 , hsp-60的启动子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序列融合表达到线虫中发现 , GFP信号特异性地响应线粒体损伤而升高了【8】 。 因此 , 该虫株可以作为研究观察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启动的报告体系 。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 , 通过线虫遗传筛选的方法对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 这些研究结果提出 , 当线粒体损伤后 , 线粒体中的蛋白酶CLPP-1能够切割线粒体中的蛋白形成多肽【11】 , 并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通道蛋白HAF-1转运到细胞质中 , 抑制线粒体的向内运输通道的活性【12】 。 这时 , 就会激活重要的转录因子ATFS-1 。 ATFS-1是一个同时含有线粒体和细胞核定位序列的蛋白 。 正常情况下 , ATFS-1会被运输到线粒体 , 进而被线粒体中的蛋白酶Lon-1降解 。 但是当线粒体运输效率下降时 , ATFS-1就会直接进入到细胞核中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