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健康谈|“老虎变成猫”:中医濒临失传的绝招和秘方!值得所有人看看!( 三 )


科普健康谈|“老虎变成猫”:中医濒临失传的绝招和秘方!值得所有人看看!
文章图片
当老虎变成“猫”的时候 , 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老虎是什么模样了!
中医把诊病的基本思维过程叫作“辨” , 如辨病、辨证 。 辨就是分析、辨别 。 有的人不理解 , 所以把“辨证”写成“辩证” 。 中医辨的过程就是通过四诊采集临床资料 , 然后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并作出诊断 。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 , 就可能把“辨”变成了“套” , 把西医的病名套成中医的病或证 , 如“肝硬化就是鼓胀” , “尿道感染就是淋证”等 。 这种“套”的现象在现代中医临床和科研中 , 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成为制约中医学术发展和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 。
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 , 有的人一见病毒便认为是“毒”、是“热毒” , 所以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处方是大剂量“抗病毒”药如: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田基黄等 , 结果病没治好 , 胃搞坏了 。 且不说病毒是不是“毒” , 即便是“毒”也有热毒、水毒、浊毒、瘀毒、寒毒等的不同 , 如果连起码的寒热虚实都不分 , 这样中医还能维持多久?
再比如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特定时期由于卵巢功能退化而产生的特殊症候群 , 主要症状如烘热、汗出、烦躁、失眠或畏寒等 。 许多报道认为肾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理 , 理由很简单 , 因为肾主生长、生殖、发育 , 卵巢功能退化就是肾虚 , 因此 , 针对更年期综合征开出来的是各种各样补肾的方药如: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右归丸等 , 忙得不亦乐乎 。
可就是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更年期综合征基本病理是肾虚 , 肾虚应当是年龄越老越明显 , 为什么患者到了50多岁后症状就逐渐减轻呢?还有 ,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通常是白领的反应比蓝领多 , 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常见 , 难道白领比蓝领容易患肾虚?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容易患肾虚?道理似乎也说不通 。 怪不得有不少人担忧“现在还有真正的中医吗?”
前几天到动物园 , 在狮虎山 , 发现那里围着许多人等着看老虎 。 听见一个小孩问母亲:“妈妈 , 老虎长什么样?”妈妈说:“就像我们家年历上画的一样 。 ”小孩说:“那老虎是不是长得和猫猫差不多?”我心里一阵酸楚 , 中医不就像老虎吗?民众需要中医服务 , 对中医寄予厚望 , 可是真正的中医找不到 , 这和小孩喜欢老虎 , 可是老虎却只能在画中看到或只能从猫身上看到了 , 不是一样的吗?久而久之 , 当有一天没人知道老虎是什么模样的时候 , 人们对老虎的兴趣和同情也就荡然无存了 。
几年前 , 到新疆看望对口支援的同志 。 当地同志带我到吉木萨尔县参观“普氏野马育种场” , 场领导告诉我 , 普氏野马是早年生活在新疆的良种马 , 后来因各种原因绝种了 , 现在看到的这些普氏野马是从德国引种回来的 , 现在已繁殖了200多匹 。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目的是为了保留“基因” 。
我忽然想起 ,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份民族文化瑰宝 , 让中医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去传承 , 我们则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因为我们的后人将以高昂的代价 , 从外国人那里去赎回原本由中华民族发明的中医中药 , 他们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们的先辈如此愚昧 , 竟把国宝当垃圾一样扔掉呢?”(《南方周末》2006-10-08)我们不敢想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结果将会是怎样 , 但我们衷心希望中医不会有像普氏野马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