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要想春天过得好 , 嘴边总得带点绿 。 在前两周里 , 写了一些关于春天的饮食 , 比如青团 , 比如麦饭(野菜) , 春笋 , 这些都是南方春天会吃的食物 。
而除了这些外 , 南方人的春天还有一件事要做:品一口春茶 。
像是在杭州 , 最有名的自然是龙井 。 西湖龙井茶有狮峰 , 龙井 , 云栖 , 虎跑 , 梅家坞五个核心产区 。 以狮峰为上品 , 明前开园时期 , 每日清晨云雾未散 , 采茶人家就背着背篓上山采茶 , 取向阳处、初展的一芽一叶 。
【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本文插图
狮峰龙井外形扁平光滑 , 颜色是糙米色的 。 搭配杭州的虎跑泉水 , 堪称“ 西湖双绝 ” 。 喝起来 , 唇齿留香 , 满口生津 。 回味还有淡淡的花香和米香 。
茶不仅好喝 , 入菜也能增添菜的色泽和香味 。
1.吃茶的历史
中国人在开始饮茶之前 , 就开始有“吃茶”的习惯 。 《红楼梦》里王熙凤打趣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
【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本文插图
如今 , 在中国很多的城市仍有“吃茶去”这样的口头禅 。
而这些源于中国深厚的茶文化 , 茶伴随人们走过一个一个朝代 , 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 我们的先人 , 是真的把茶当成食物来看待的 。
最初 , 我们的祖先是把茶叶当作药物 , 从野生的大茶树上砍下枝条 , 采集嫩梢 , 先是生嚼 。 后到了春秋时期 , 古籍《晏子春秋》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茶的文字记载:“晏子相齐 , 衣十升之布 , 脱粟之食 , 五卵、茗菜而已” 。
其中“茗菜”就是用茶做的菜 。
【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本文插图
古人把采摘早的嫩茶叶叫“茶” , 摘得晚的老叶叫“茗” , 把摘回来的鲜茶叶加水下锅煮成汤饮来吃 , 这就是“茗菜” 。 这种嚼着吃的“茗菜”味道 , 可能和野菜一样带点苦涩 , 难以入口 , 但不管味道怎么样 , 这都算是中国人吃茶的开始 。
到了汉朝 , 茶叶的烹饪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 东汉张揖《广雅》载:“欲煮茗饮 , 先炙令赤色 , 捣末置瓷器中 , 以汤浇覆之 , 用葱、姜、桔子之” 。
茶不再是煮一煮 , 嚼着吃 。 而是将制好的茶饼烤成红色 , 然后捣碎研末 , 倒入瓷器用沸水冲泡 , 同时加入姜葱等调料饮用 。
虽然 , 想来这种葱姜茶吃起来像是黑暗料理 , 但至少有了调料 , 算是有了茶菜的雏形 。
【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本文插图
在唐代以前 , 喝茶的人还是很少 , 饮茶是一件奢侈风雅的事 。 而到了唐朝 , 茶饮开始从上层逐渐下沉到民间 , 陆羽发明了著名的“煎茶法” , 让喝茶变得考究起来 。
“煎茶法”非常复杂 , 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 如今在日本很流行 。 而煎茶需要很多的工具辅佐 , 在煎茶前 , 为了将饼茶碾碎 , 就得烤茶 , 即用高温“持以逼火” , 并且经常翻动 , “屡其正”否则会“炎凉不均” , 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 。
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 , 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 , 再加鲜活山水煎煮 。 煮茶时 , 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 。 “微有声” , 即“一沸”时 , 加适量的盐调味 。
【末末很会吃】春茶季即将到来,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本文插图
有了煎茶 , 才有了之后的点茶 , 也有了今天流行的茶泡饭 。
据唐《茶赋》载茶“滋饭蔬之精素 , 攻肉食之膻腻” 。 在唐朝 , 古人开始有用茶水拌饭的饮食传统 , 茶泡饭是难得流传到今天的美食 , 比起之前的茗菜和葱姜茶来说 , 茶泡饭好吃多了 。 也因此日本将它作为日本料理最重要的代表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