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帽子( 四 )
花卉翎毛绣服间,扈从春水与秋山。
顶珠腰玉今犹昔,女真衣冠制未删。
诗人沈兆褆为使人们更深入了解金女真人的服饰、衣冠之制,在其诗后尚有小注以释:
金人胸臆肩袖饰以金绣。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节;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均若今之花衣。补服于方项循十字缝,饰以珠,其中贯以大者谓之顶珠。束带曰陶罕,玉为上,金次之。即今之宝石、珊瑚、各项戴与金玉带之制。
清乃至民国年间,满族女人的标志性女装服饰是旗袍、马蹄底鞋和大拉翅头,而男人的标志性服饰穿戴则是长袍、马褂、瓜皮帽。笔者只是在这里说一说,其实根本没人去追究那盛行一时的瓜皮帽究竟起源于何时,是起始于明代的朱姓皇帝,还是传承于满族时间更久远的“四耳帽”“四块瓦”。
应该说那小小的瓜皮帽,聚有满汉两族的文化内涵,既有“六合一统”的汉文化思想,又有满族灵石崇拜(帽正佩玉)、金女真顶珠遗风(帽顶佩珠、佩结)的久远传承。
瓜皮帽凝聚着满汉两族的文化传承,清乃至民国年间为满汉各族男人所爱,乃满汉文化交融的一个时代产物。
文章插图
满族的坤帽、童帽
早年满族有句老话:“ 男穿靴子女穿鞋”,讲的是男人以穿靴子为主,女人则以穿鞋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女人不穿靴子,像鹿皮花靴、软底小乌靴等,都是当年满族女人的时髦之物。这戴帽也是一样,男人整天外出、干活戴个帽子遮风防寒十分方便。女人在家很少戴帽,所以,要把头发好好梳理梳理、扎故扎故。满族女人只有在天凉外出时才会戴帽子。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源自《易经》,《易经》中讲阴阳构成世间万物。乾为阳、坤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故此中国古代女式的帽子被称为“坤帽”。清乃至民国年,满族的女式坤帽为“坤秋帽”,即“女式秋帽”之意,后竟被人们叫作了“困秋帽”,似乎有困住秋风寒气之意。有诗云:
二八佳丽登高会,重九携游呈风流。
旗装马褂鹿皮履,小帽重阳也困秋。
满族的女式坤帽,因是在冬季或春秋之季戴,所以多为皮帽。清末以前坤帽为圆顶,帽身由细布所围,多用红、天蓝、石青、紫等颜色绸缎的面料。帽子的四周镶有毛皮,贫者镶狐、兔、狍等兽皮,富贵者则多镶貂、獭、狐、猞猁孙等名贵毛皮装饰。
满族男女帽子顶部的饰物有所区别,男式的帽子顶部用红绒球,或东珠、翡翠、玉石等物装饰。女式的坤帽顶部不用这些帽饰,只是饰有两条飘带。坤帽的飘带有近二尺长,呈长窄下宽、角呈锐状,上面绣有花纹图案。年纪大的女人飘带多为紫色、蓝色、绛色等绸缎来做,所绣的图案也很简捷大方,显现着端庄稳重大方。
年轻女子的坤帽飘带,则多为红、绿、石青、天蓝等艳丽颜色,带上的绣品也是水纹、云纹、花草等十分精美,展现的则是青春活泼多姿多彩。富有者帽顶上还饰有顶盖花,镶嵌珍珠、翠玉,飘带上也穿串着小珍珠串相衬,另垂以彩丝流苏为饰。家境贫寒及山野女子的坤帽、飘带冠饰,则简单得多了,只是以实用为主。清《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
妇女……冠则戴困秋帽,与男冠相仿,但无顶,无缨,皆以粗绣为饰。后缀绣花长飘带二条,此冬季所用者。
清光绪年以后曾流行一种风帽,是男女皆戴的帽子。风帽,又叫“风兜”,顾名思义便知是一种遮风效果较好的帽子。风帽多为老年妇女所用,多以布、绸缎等为材料,颜色为蓝色、黑色、绛色等。有棉、夹、单、皮等四种。这种风帽帽扇宽大长及肩部,有带子可系上,冬季御寒效果很好。由于其上部多呈尖顶状,故又有“观音兜”之称。徐珂《清稗类钞》载:
风帽,冬日御寒之具也。亦曰风兜,中实棉,或袭以皮,以大红之绸缎或呢为之,僧及老妪所用则黑色。
早年满族的老妇人,还喜欢戴一种专门包头的饰物,叫“脑包”。脑包一尺左右长,是一条中间宽两端渐窄的宽带子,中间多绣有荷花、牡丹等花卉,上下有绲边刺绣。老年女人戴此脑包,既可拢住头发不零乱,又可护住额头脑门儿不受风寒,还是很美观的装饰品。
- 清朝女子头上戴的旗头有何讲究!
- 美术生纸上写“关注我”,开始:还以为画草帽子,结尾:被马蜂蛰的路飞?
- 冯小刚:挽救传统文化,得恢复繁体字!易中天:亂竈龜鬱你写写看
- 乔峰为何整部剧都戴帽子?当他摘下帽子后,网友:靖哥哥是你吗
- 说说古代春节送礼有哪些传统习俗?
- 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
-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 此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可媲美牡丹,植株低矮,还可盆栽观赏
-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典故频出,寓意美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春节传统吉祥用语十个:“二龙戏珠”中的“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