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帽子( 二 )


早年间,满族人不分贵贱都可以戴此种礼帽。清入关之后,受中国传统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只有豪门官宦人士才有资格戴。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就地取材戴苇草编的苇笠,或由玉米秆皮、竹丝、藤丝等编制的凉帽了。
满族冬天戴的礼帽,是用布、绸缎或毛毡做成的圆形帽,周边可卷起五寸左右的帽檐。这种礼帽不仅在做帽子的材质上可以分出贫富贵贱,更多的是表现在帽檐边上。富贵者多用貂、狐、水獭等名贵兽皮,贫者则用羊、狍、鹿、花鼠等兽皮。《建州见闻录》中记载努尔哈赤时的女真人帽子道:“寒暖异别,夏则以草结……冬则以毛皮为之”。而且有一点很突出,即凉帽、暖帽的“顶上皆加以红毛一团为饰。”
早年,满族人都喜戴貂皮帽。貂皮珍贵,也很有讲究。紫黑色毛皮而理顺者为上品,紫黑色虽毛密但不理顺者次之,毛平而泛黄者又降一等,那种泛白不理顺的毛皮为最下等。制作貂帽使用的毛皮部位也很有说头儿,“ 脊背曰‘钻草’,腚曰‘坐草’,腹曰‘拉草’。钻草,绀色,上也。坐草,黄色,中也。拉草,灰色,下也。”但貂皮为帽,皆“得风更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亦奇特也。”
早年满族人以渔猎为业,整天在山林里钻来窜去,故养成了男女老少皆戴帽子的习俗。满族人很小便开始戴帽子了,根本没有中原儒家什么“二十始冠”之说。满族平民百姓夏天常戴的帽子有两种,一种是布帽有前遮(檐);另一种则是苇草编的“苇镰头”,有尖顶和带平遮檐的两式。
清及民国年间,满族人冬季多戴一种皮棉帽,外有布或绸缎为面,中间为毡或棉,里面及下垂的两个大耳,则是缀有羊、狐、兔、貂等毛皮以御寒。因此帽左右有两个毛茸茸的大皮耳子,所以人们都叫它“两耳帽”或“大耳朵帽”。
满族因一年四季都戴帽子,渐渐地发明了一种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戴的帽子。这种帽子很有创意,有一个圆形的帽顶,前后左右与帽顶连接有四个为半圆形的耳子,故人们称之“四耳帽”。四耳帽,满语为“拉虎”。最早的四耳帽,是用绸缎或高档布料做帽面,而四个耳子则缀有紫貂、水獭、狐狸等名贵毛皮,为富贵人士所戴。所以,人们取个吉利叫它“四喜帽”。
由于四喜帽十分方便,春秋两季可以将左右后三个帽耳折在里面戴;夏天,早晚山野里凉时也可以戴;冬季天冷时,可以把四个耳子全都翻在外面戴,既美观又保暖。由于这种四喜帽太方便了,渐渐地走南闯北的老客、赶车赶爬犁的老板子、走乡串户的货郎们都戴上了,几乎成了他们的必备装束。四喜帽因为这些下层人们普遍都戴,那些最早戴的官宦富贵们似乎不愿与其为伍,便逐渐很少有人戴了。那四喜帽也渐渐被人们俗称作“四块瓦”了。然而,豪门富户和平民百姓之间的“四块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清稗类钞》中记载:
四块瓦,即便帽中之拉虎也,以其上分四块,如瓦形,故以为名。下垂短带。普通多用熏貂,佳者三千余金。
当年,满族有句俗话:
“ 四块瓦,四季戴;拨浪鼓儿响起来”。
讲的是,响起了拨浪鼓儿,看见戴四块瓦帽的,便是挑八股绳的货郎来了。还有一句俗话:“老板子三样宝,牛皮靰鞡、大皮袄,四块瓦的帽子不能少”。讲的是,赶车、赶马爬犁的老板子,冬天出门得身披大皮袄,脚穿牛皮靰鞡,头戴四块瓦的帽子。
满族的传统帽子】闯关东的汉族人入乡随俗,冬天戴的也是四块瓦、大耳朵帽子,只是他们多戴缀有狗毛皮的帽子。满族是爱狗敬狗的北方民族,所以不吃狗肉,也不穿狗皮袄、戴狗皮帽子。
 满族的传统帽子
文章插图
满族的瓜皮帽
如今,人们只要提到清代的帽子,官帽,一定想到的是外散檐的顶子和顶戴花翎,便帽,想到的则是六瓣的瓜皮小帽。
瓜皮帽戴的人很多,名称也很多,正式的称呼是“六合一统帽”、或“六合巾”。民间的俗称则多了,称之“西瓜帽”“ 瓜壳帽”“ 小帽”等。这种瓜皮帽很简单,帽顶分成六瓣,如半个西瓜皮状,故有“瓜皮帽”“ 瓜壳帽”之称。因此帽顶分六瓣,故又有“六合一统帽”“六合巾”的美名。《豫章漫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