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 ——文物中的野生动物


 “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 ——文物中的野生动物
文章插图
内蒙古博物院藏,镇馆之宝“匈奴王金冠”。金冠顶端站着一只头部镶嵌绿松石的金鹰,是王者的象征。(动脉影/图)
凝视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匈奴王金冠”,仿佛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鄂尔多斯大草原上,两千多年前的一名匈奴贵族勒住马嚼子,对着正巧飞过头顶的鸿雁弯弓搭箭。他的随从们也纷纷勒马驻足,等待鸿雁掉下的一刹那齐声喝彩。贵族头顶的金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冠顶端站着一只头部镶嵌绿松石的金鹰,在北风中铮铮有声,好似振翅欲飞。
细数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河南省博物院的妇好鸮尊(鸮为猫头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等。它们既可能是崇拜的对象,也可能是生殖力、武力等人类欲望的化身。它们证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野生动物的角色曾何等重要。“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宁波大学历史学教授尚永琪说。
如今,很多历史上中国原有的野生动物已经绝迹。文物镌刻下它们存在过的痕迹,也在唤醒公众对幸存的野生动物的关注。
从威严的虎噬人卣到萌萌的虎头鞋
与威风凛凛的匈奴金鹰不同,妇好鸮尊长着两只大大的青铜“耳朵”,身材有些发福。动物保护机构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成员王帆也是一名文物爱好者,她在逛博物馆时,常常给小朋友讲解文物:“妇好是商朝的女战士,当时猫头鹰是商朝的战神,所以要给死去的妇好陪葬这样一个鸮尊。”
小朋友往往回应,他们可喜欢哈利·波特里面的猫头鹰海瑟薇了。这一个古代的猫头鹰看起来“也挺萌的”。
从商代战神,到后世“凶鸟”、不吉利的象征,猫头鹰现在成为了孩子眼中的萌物。但事实上,大眼睛的“萌”是猫头鹰紧张状态下的应激反应。王帆有些忧虑,现在常有宣传猫头鹰可爱的短视频,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观念,比如猫头鹰可以当宠物养。“人与野生动物应该保持一段距离”。
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反映出形形色色的人类观念,不同时代的文物,可以映射出观念的传承与嬗变。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志红印象中的虎文物,从商代的虎噬人卣,到战国时期秦国的虎符,绵延到她给孩子穿上的虎头鞋。虎的强大、凶猛没变,但中国人对虎的心理需求一直在变。
有虎形象的商代青铜器屡有出土,“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人大量铸造有虎符号的青铜器,可能与当时的虎图腾信仰有关。”曹志红说。出土于湖南的商代虎噬人卣是其中的典型,有的学者认为虎瞪目张口对人作噬食状,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以虎神为图腾的人,受到虎的保护,表现出“天人合一”“人物共处”的含义。
 “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 ——文物中的野生动物
文章插图
泉屋博古馆藏,商代的虎食人卣。有学者认为虎瞪目张口对人作噬食状,有的则认为是以虎神为图腾的人,受到虎的保护。(动脉影/图)
不过,虎的“神性”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们现实的需求所取代。虎符是调兵的凭证,虎开始有了象征战争、勇气的含义,后来的“虎贲军”“虎头刀”也属此类。汉代墓室壁画中经典的主题是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四神”,其中代表西方的就是白虎。而四神是汉代人宇宙观的体现。
“动物是参与人类历史进程的伙伴” ——文物中的野生动物】在愈加世俗化的宋元明清,虎的威猛又使它被赋予辟邪的功能,于是给幼儿佩戴的香囊和鞋子上有了大眼睛、小短腿的“萌虎”,也有人将虎威骨佩在身上。过去讲究所谓“以形补形”,虎骨还被认为有壮阳健体的功效而入药,中药的需求使大量野生虎惨遭屠戮。
食物链顶端物种的王者象征
仰视“匈奴王金冠”,随从们知道,那只华贵的“鹰”,是主人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