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国80余年后,“庆历新政”天折,然变法思潮未艾!
【北宋建国80余年后,“庆历新政”天折,然变法思潮未艾!】
文章插图
针对势官豪强大量隐漏田赋的情况,从宋太宗以后,宋朝政府曾多次下诏均田税。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推行了郭谘、孙琳在洛州肥乡县(今河北肥乡)实行的“千步方田法",清查隐漏田赋的土地。但是不久,这场清查就因许多官僚地主的反对而停止了。这种均田税与反清查的斗争,反映了北宋中央政府和豪强地主之间,在地主阶级全局利益和豪强地主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人出于对社会危机发展的忧虑,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官僚政治提出了批评,提出了改革弊政的主张。长期担任宰相的吕夷简则指责这些不满统治现状的官员是“朋党”,对他们加以排斥。在对时政不满,要求有所改革的官员中,核心人物是范仲淹。在范仲淹受排斥时挺身而出对他表示支持的,有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馆阁清要职事、以文学知名的人士。01、庆历新政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读书很刻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登进士第,开始了宦游生涯。范仲淹在当地方官时,就注意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关心时政得失,获得清正的名声;后来被推荐到朝中为官,又以敢于直言、不畏权贵而著名。景祐三年 (1036),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罢去权知开封府职事。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庆历初年,因为对西夏的战争连年不息及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为社会危机加深,宋朝的各种弊政暴露得更加清楚,长期执政推行因循守旧政策的吕夷简因不能辞其咎而地位发生动摇,欧阳修甚至指责他任宰相期间“坏了天下”。而长期受吕夷简排斥的范仲淹,因为在陕西对西夏组织防御战争的贡献而声望大增,支持范仲淹的欧阳修等人也先后被召回朝廷任职,要求革新朝政的势力在朝廷里面加强了。士大夫中要求改革弊政的呼声这时也更加强烈。在庆历二年 (1042)五月,欧阳修就上疏说“天下之势危于一岁”,并分析了当时的各种弊端,要求宋仁宗不迟疑地“革去旧弊"。一向昏庸的宋仁宗在这时也不能不对时局感到忧虑,遂于庆历三年(1043) 三月罢去吕夷简的宰相兼枢密使职事,任命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为谏官,表示了改革天下弊事的意向。要求革新的势力也进一步抬头。范仲淹、韩琦、富弼、余靖、欧阳修等有名望的大臣都纷纷向宋仁宗提出改革弊政的具体建议。宋仁宗遂于庆历三年七月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为枢密副使,让他们兴致太平,就当世急务提出处置意见。庆历三年九月,宋仁宗一再以手诏敦促范仲淹、富弼等人尽心国事,提出改革意见。后来又开天章阁,召见范仲淹等人,并破例赐坐,发给笔札,让他们当面陈述政见。范仲淹和富弼在惶恐避席退出后,分别向宋仁宗呈送了自己的革弊建议。范仲淹认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宋朝建国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已经到了“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的时候了,他具体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命等十条立制度、振纪纲的建议。这十条建议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以往官员按固定年限升迁的制度,对官员进行严格考核,按政绩的优劣分别升降;改变恩荫官员冗滥的状况,对官员恩荫子弟为官,要严格加以限制;对地方长官的委派,要由中书省和枢密院负责严格选择;改善科举制度,改变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的取士办法,以吸收有经世致用的人才补充官僚队伍。富弼的建议,主要内容也是要求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逐步改善吏治。范仲淹的建议,大部分都为宋仁宗所采纳。从庆历三年十月到庆历四年(1044)上半年,宋朝根据范仲淹革弊主张,陆续发布诏令,对内外官员的考绩升迁办法重新做了规定,对大臣陈请子弟亲戚任馆阁清要职事及转官升迁都加以限制,还对恩荫制度重新做了规定,各级官员恩荫子弟亲戚的人数和官职都做了比以前更加严格的限制,要求各路地方官注意兴修水利,尽可能合并人口较少的县份,以减少吏役的人数,使减少下来的役人回乡务农。这就是所谓“庆历新政”。
- 北宋才子差点被妻子毒死,出家后写下一首词,开篇就惊艳了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二)直言敢谏,仕途坎坷!
- 颜建国:飘在时光里的花香儿—读李慧诗集《时光之外》
- 这是蔡京最精彩的一张字,难怪能挤入宋四家
- 建国后四大才子唯一的一张合影,任何一人成就都足以彪炳史册
- 有谁认识这是什么朝代的嘛,怎么样?叫什么?
- 五百年前的画作,竟有戴眼镜的人,作者是穿越者?
- 先忧后乐之名相范仲淹
- 武松连老虎都能打死,他的师父是谁?被誉为北宋江湖第一高手
- 北宋名相喝酒如水,衙役陪酒至死,靠酒量奠定国家百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