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他在中国引爆了思想的火药桶

杜威在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新旧力量冲突最为激烈、社会矛盾和斗争最为复杂的时期来到中国,见证了当时中华大地的社会剧变和历史转型,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中国待了两年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的思想对于中国近代教育、文化、政治、社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也因此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杜威来华经过超出预期的巨大影响1919年2月,杜威携家人利用学术休假机会赴日本游历、讲学。此事被其中国学生们得知,立即协商请他来华。3月12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陶行知(时名“陶知行”)致信胡适,称如果能借便“请先生(杜威)到中国来玩玩”,并帮助中国“建设新教育”,则“再好不过了”。胡适接信后立即致函杜威,邀他旅华讲学。适逢北京大学陶履恭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正欲赴欧考察战后教育,顺道经过日本,二人受胡陶二人嘱托,到东京后立即拜访杜威。杜威愉快地接受了这次邀请。随后北大校长蔡元培致电哥伦比亚大学,从官方协助支持,落实了杜威在北大进行讲学一年的工作事宜。1919年3月上旬,胡适以“实验主义”为题,在教育部进行了4次讲演,全面介绍了杜威的哲学思想,评介了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形成、渊源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同时还对实在论、真理论和方法论等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解说。关于实用主义的方法,胡适概括为“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成为流传至今的名言。这些讲演内容,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教育》《新中国》等刊物上,可以说,杜威还未到中国,教育界对他已有了基本了解。4月28日《申报》发布消息说,美国哲学家杜威博士自西京来电,定于30日到沪。并称“博士为世界思想领袖,教育先导”。4月30日,杜威偕夫人爱丽丝·奇普曼(Alice Chipman)一行乘坐“熊野丸”轮抵达上海,胡适代表北京大学南下,与南京高师代表陶行知、江苏省教育会代表蒋梦麟等多家教育团体,一同在上海码头迎接杜威到来。
 100年前,他在中国引爆了思想的火药桶
文章插图
1920年5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欢迎杜威夫妇(前排中立者)。杜威原计划在中国待到当年夏天,然而到中国后的第4天,便爆发了五四运动。这个古老的中国迸发出来的青春热情和生命力深深吸引了他,他在给哥伦比亚大学同事的信中说,“西方再也看不到同样的东西,这几乎是恢复青春……”他想留下看个究竟,便改变了回国计划,并两次续假延长时间。最后,他到1921年8月2日才离开中国,在华时间共计2年3月又3天。他先到了上海、杭州和南京,参观了一些中小学和地方高校、工厂,然后抵达北京,开始了他的演讲及在各地的巡回演讲。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共作了二百多次讲演,大部分是关于教育问题。抵达上海后的5月3日和4日,他在江苏教育会作了两场题为《平民主义的教育》的讲演,由蒋梦麟口译,有千余青年冒雨赶来,“座为之满,后来者咸环立两旁”。此后,他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等地作了十六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十六次教育哲学讲演,十五次伦理学讲演,八次思维类型讲演,三次关于詹姆士、柏格森和罗素的讲演,系统地介绍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其足迹遍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等11个省和北京、上海、天津3个城市。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两年多时间里,胡适从各方协调安排杜威的行程,并陪同他在北京、太原、济南和天津等地讲演,担当翻译。陶行知、郭秉文、刘伯明等杜威的其他弟子也参与其中。对杜威这些艰深的哲学和教育思想,胡适生动地进行了中国式传达。在他和陶行知的帮助下,讲演内容发表在《晨报》《新潮》等报纸杂志上,其中《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思想之派别》《现代的三个哲学家》和《伦理讲演纪略》被汇编成《杜威五大讲演》一书,由北京晨报社出版,自1920年6月出版至1921年8月杜威离华前的一年时间内,重印了13次,每次印刷达万册,此后又多次印刷。杜威在当时中国产生的轰动效应,可见一斑。可以说,杜威是五四时期受到中国知识界一致欢迎的思想家。陈独秀、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陶行知、冯友兰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并给予较高评价。梁启超把他与近两千年前龟兹国(今新疆库车)的鸠摩罗什相提并论,认为他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重大革命,并表示“中国人宜以杜威哲学为底,造出一派新的哲学来。”瞿秋白认为:“中国的宗法社会……要求一种新的宇宙观、新的人生观,才能适应中国所处的新环境;实验主义的哲学刚刚能用他的积极方面来满足这种需要。”就连孙中山总结革命教训,为了否定中国古人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思想,佐证强化他的“知难行易说”,还专程去拜访杜威求以质证之,得到杜威的同样看法而信心大增。杜威的中国之行影响深远,大大超过了当初预期,以至胡适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甚至还断言:“在最近的将来几十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比杜威先生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