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受4个因素影响,最后一个是关键

很多人都说,小时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小时候想得少,看问题看事情都很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快乐。
长大后我们才发现,孩子的世界才是最单纯善良的,没有太多差别心,只凭喜好和人相处。而成年人的世界变得复杂许多,我们都在被时间推着走,在不断向前的时候,我们遇到很多岔路口,每个人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很多人也从某个路口开始就越走越远。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好朋友,可能是邻居家的孩子,可能是班里的同学,也可能是父母好友的孩子,我们通常不在意对方家里什么条件,只是觉得喜欢和对方在一起玩。
鲁迅《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受4个因素影响,最后一个是关键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和自己的朋友说过,要一直做朋友,但是当我们长大,回想过去的玩伴,又有几个还保持联系?
为什么有些人在长大之后,就没办法再做朋友了呢?
有人说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人情淡薄,可是,成年后的我们依旧有朋友,新的朋友。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随着人们不断长大,随着人生境遇和选择道路的不同,我们分成了不同的层次,成为不同生活圈子的人,生活中没有什么交集,事业上没什么来往,到最后连共同语言都找不到,就这样慢慢疏远,从好朋友变成以前的朋友。
鲁迅先生笔下就有这样一个无奈又辛酸的故事。
鲁迅常年在外地漂泊工作,对自己的故乡一直非常怀念,因为关于故乡的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息息相关。
腊月里,鲁迅回到故乡,这一次他是来搬家的,他要带着母亲和家人北上定居。因此这次返乡,鲁迅的心情是复杂又悲凉的。冬季的荒村满目萧条,再不是记忆中的好景色,儿时印象最深的玩伴闰土,也变了样子。
鲁迅《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受4个因素影响,最后一个是关键
文章插图
相识时,闰土大约十岁左右,很怕大人,但和鲁迅很快熟悉起来。闰土给鲁迅讲述怎么在雪天里捉鸟,怎样在有月亮的晚上去瓜地刺猹,到海边去捡贝壳……
闰土讲述的生活,是生活在高墙里的少爷不曾体会过的快乐,因此,小时候的鲁迅很羡慕闰土的生活。分开时两人都很难过,但随着人事变迁,他们也慢慢断了联系。
因为不会再回故乡,鲁迅想要见见闰土,却发现闰土早就没了原来的样子。战争、饥荒、赋税,生活的重压让闰土像自己的父辈一样,被苦难磨成了木偶人,眼中无光,与鲁迅记忆中的闰土判若两人。
见到鲁迅,闰土叫了一声“老爷”。
从小时候亲密不分,到如今疏离的称呼,让鲁迅一直很期待的见面一下子变得很尴尬。知道闰土过得不容易,鲁迅将家具给了闰土。而闰土的小儿子与鲁迅的侄子成了好友,看到他们像自己小时候那样相处,鲁迅也只能将梦想放在下一代身上。
鲁迅《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受4个因素影响,最后一个是关键
文章插图
《故乡》这篇文章之所以打动人,原因在于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成长途中,我们和很多人走散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有四点。
第一个原因是成长环境不同。
鲁迅是少爷,闰土是家里临时帮工的儿子。鲁迅小时候要读书,闰土要干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人的思想和意识也会不同。鲁迅和闰土的友情,是因为彼此年少,人生差距没有因为成长环境拉大。
现实中的人也是一样,有些人家境优渥,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些人家境贫寒,没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随着人们渐渐长大,这样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这样的童年好友也很难维持下去。
鲁迅《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受4个因素影响,最后一个是关键
文章插图
第二个原因是物质生活不同。
作为一名少爷,鲁迅的生活在一些文章中可见一斑,他有自己的保姆阿长,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闰土过着当时穷人家的生活,父亲除了劳作,还要在忙的时候帮老爷家做工,家中的拮据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