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许广平与朱安三个人的故事,总有一人是配角!
有许多感情都无法强求,你上前一步他甚至后退两步,终将渐行渐远;亦有许多事情都无所谓对错,却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疤痕,一边忍受苦痛,一边尽力说服自己欣然接受。美好的爱情理应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但鲁迅、许广平与朱安三人的感情却充满纠葛,藕断丝连。一段是旧时代的包办婚姻,一段是新时期的自由恋爱,三个人的故事,总有一人是配角。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爱国者,以笔作矛,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揭露社会黑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的婚姻生活却不太顺利,一心追求新式思想、新式文化的他依旧未逃过封建牢笼的魔爪。
文章插图
1960年春,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突然收到一封家书,信上称母亲病重,急需见长子最后一面。鲁迅归乡心切,仓促之间随意收拾了行李便踏上归途,一路上惴惴不安,担心母亲安危。但当鲁迅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才发现事情远非信中所写。家中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之气,母亲精神矍铄地告诉他,家中为他安排了一门婚事。鲁迅并未因这个惊喜而感到高兴,他没意料到,自己接受了西方先进开放的教学理念,耳濡目染,如今却仍旧逃脱不了包办婚姻的命运。妻子名叫朱安,家境优渥,是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裹着小脚,只知三从四德,不知诗书为何。鲁迅显然不可能喜欢她,在他看来,朱安外表上没有少女的灵动之气,心灵上亦无那种不可言说的相通之处。大婚第三天,鲁迅便踏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对于这位刚刚过门的妻子,他未行夫妻之礼,毫无留恋之意。朱安不敢违背丈夫的意思,她甚至不敢抬头凝望丈夫的脸庞,只是在鲁迅临走时,望着他的背影驻足良久,泪水慢慢沾湿眼眶。
文章插图
后来鲁迅留学归来,两人之间仍旧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无论朱安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甚至隔阂越来越深。鲁迅不是没有想过休妻,但在那个年代,休妻对于朱安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羞耻,也是对母亲意愿的违背,母亲一手将他抚养成人实属不易,他不忍伤害无辜的朱安和年迈的母亲。鲁迅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了,爱情或许是他永远得不到的东西,但许广平的出现像一束阳光照射亮了他的生活。最初他对这份爱情是非常克制的,毕竟自己是有家室的人,还是她的老师,但许广平的热情与阳光逐渐感化了他,他也慢慢放下了心中的芥蒂。1927年10月份,两人正式同居。对于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朱安固然非常难过,但绝无怨恨,她知道丈夫不喜欢自己,既然自己无法为丈夫生儿育女,让别人来亦无妨,这个女人,虽不识字,却有着文人墨客一般的胸襟。许广平也知道朱安的存在,她懂得朱安的感受,鲁迅去世后,许广平经常寄钱回老家帮助她度过难关。
文章插图
鲁迅、许广平、朱安三人的感情,没有无端的猜测记恨,更多的互相体谅与帮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感情不甚完整、令人扼腕叹息,尤其是朱安,她是三人中最大的牺牲品,但她却谁都不能怪,因为好像谁都没有错。那个时代正值变革之时,人们追求自由恋爱,但包办婚姻的浓烟依旧没有散去,两者之间的转变必然会产生牺牲品,而朱安便是众多牺牲品中的其中之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就是进步所要付出的代价吧。参考文献:《鲁迅传》
- 鲁迅逝世当天,制作石膏遗容时粘下20根胡须,如今成一级文物
- 余华:我当年唯一讨厌的作家是鲁迅,直到36岁才幡然醒悟
-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 这个鲁迅等作家成立的组织做了哪些事,引得国民党当局秘密捕杀
- 参观完这个小博物馆,我发现乾隆不傻,光绪不晕,鲁迅家不冤
- 民国女神级演员,自尽后10万市民自发为她送葬,鲁迅提笔为她著文
- 少年读不懂鲁迅,人到中年才知道,我们都是闰土
- 老照片:文学界的大佬、中国人的脊梁!今天,主角是鲁迅!
- 许广平捐赠鲁迅稿酬,儿子却打官司要钱,此事很复杂
- 鲁迅玩伴闰土,本人晚年生活凄惨,子女后代却完美逆袭,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