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的巨商胡雪岩,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二 )


富可敌国的巨商胡雪岩,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文章插图
此时失去依靠的胡雪岩,深谙靠山保平安。当左宗棠刚刚到达杭州任浙江巡抚,胡雪岩就送去银两和粮食。落魄中,渴望有一番成就的左宗棠,听闻胡雪岩带头无偿收埋上万名战士官兵尸骸,感其诚,如今又雪中送炭。不免对胡雪岩格外赞赏信赖,为处事便利,被委任为总管。从此府内的钱粮、军饷都成了阜康钱庄自家储备。因此胡雪岩的左脚一脚踏进了左宗棠的这一条船,也为日后的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埋下了伏笔。有左宗棠的助阵,使得胡雪岩,在江浙一带如鱼得水,和洋人在口岸丝绸贸易也越做做大,成为洋人佩服的对象。雄厚的府库、钱粮,军饷做后盾,各界名流无不给面,阜康钱庄源源不断地吸纳着社会上的各种财富。而军饷在胡雪岩这儿被发挥到极致。当军饷发到官兵的手里,胡雪岩再鼓励官兵,同老百姓一样,再次存到他的钱庄,军饷在他这儿无非就成了左右口袋互相倒腾的对象。此时他不仅是老百姓口中的“大善人”,更是财源广进的“活财神”。众星捧月的胡雪岩,躺在财富的温床上,数着自己2000多万银两的资产,成为大清的国家首富。而大清此时一年税收才5000万两,并且每年还需借钱筹款填补战争赔款。
富可敌国的巨商胡雪岩,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文章插图
就连国库都对这位占大清财富一半的“活财神”止不住的望洋兴叹。而他坐在财富的高炉上,也会架不住“火烤”,在十三房姨太太的温床上,不免也“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的前后思量。站在今天的位置,就该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左宗棠要收复新疆,大清都借不出款项的情况下,胡雪岩的担保竟能向洋人的汇丰银行拆借巨额的款项,傲视群雄里诉说着自己在大清的影响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慈禧太后大喜,举荐其功劳,被大清命为二品大元,赏顶戴花翎,并嘉赏赐黄马褂,成就了“红顶商人”的美名,造就了事业的巅峰。后来协助成立马尾船政局,让左的功绩名垂千古。俗话说:读书者不败,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然官场上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天生不对付。左宗棠年轻时就很有抱负,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的胜利后,成立船政局。这让一向处于失败被动地位,一贯主张海防的李鸿章不免尴尬。同样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的愿望都得以实现并且功绩显赫。而李鸿章同样镇压太平天国,开展洋务运动,兴建北洋水师,但是他的抱负却屡屡失败,成为主和派一次次的代表大清去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时时刻刻处在“一山放过一山拦”的窘态。
富可敌国的巨商胡雪岩,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文章插图
当他发现左宗棠之所以能够这么顺畅平步青云,背后主要是靠胡雪岩这个“活财神”在背后默默支持。釜底抽薪的念头油然而生。机会终于来了。当胡雪岩发现湖州生丝都是买方市场,价格很受洋人牵制,而其收购后转手就可以高价到国外,谋取着超高的利润,这位热爱民众的“财神”也深觉不公。于是他想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抬高国内生丝价格,想和洋人斗一斗。他高价囤丝,洋人买不到货,价格一点点的给他涨的时候,过于自信的胡雪岩无视了国外生丝大获丰收这一事实,而更糟糕的是他竟然忽视了官场的险恶。就在此节骨眼上,李鸿章从银行处得知胡雪岩的大部分资金都囤积在生丝上,钱庄现银无多的事实。于是逮着机会的李鸿章命令上海把欠阜康钱庄钱款推迟20天付款;命令各大银行商邦禁止拆借款项给胡雪岩;私下里又找到胡雪岩的竞争对手到处散播阜康钱庄即将倒闭的消息,让各大官员、官兵、百姓去阜康钱庄挤兑。同时李鸿章从银行处得知胡雪岩在为收复新疆的拆借款时吃了高额的回扣并屡次挪用军饷,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慈禧太后,慈禧立刻下令追查胡雪岩并革职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