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圆桌对话:智慧出行"热"背后的"冷"思考( 二 )


我们理解的智慧出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初级。第二,中级。第三,高级。
初级更多的是L3甚至L2以下的汽车在跑,公路更多的是I1和I2,公路上能实现的更多是卡口、道路交通的疏解或区域交通的疏解作用,可能我们会看到一些比如车载的操作系统在连通性、易用性上打通。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的手机和车的互联,比如华为出的HI Car应用,苹果的CarPlay,百度的carlife。
中级阶段更多是L4以及L4以下的车辆在跑,公路可能能达到I3、I4智能水平,同时很重要的是,在车网云路上面的数据,在这个阶段应该会被打通,好处在于我们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也能够更集中地提供服务,让人们智慧出行体验更加流畅。
高级阶段更多是L5高度自动驾驶车,再加上L5的智慧公路,以及完全打通的数据,那时候可能是出行即服务,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整个数据打通,从你的家里到你想到的地方,所有服务都可以推送到需要到的地方。
刚才刘总的问题是,究竟它是会更快到来,还是比我们预期更慢的到来?我个人观点还是比较乐观的,有两个比较大的因素在影响这件事。
第一,头部车企,如特斯拉等,他们推出新技术和应用的速度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就像它在推出自动驾驶包时,一推出来,造车新势力马上就跟进了,其实原来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自动驾驶包要卖1万美金,毛利率可能达到70%-80%,任何造车势力都没有想到我们以后是卖软件的。
在这种头部企业带动下,鲶鱼效应下,很多车企、主机厂,以及整个产业链都会纷纷进行跟进,它会加速。
第二,我们所处的中国经济大环境,在国家提出新基建政策环境下,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会非常大地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整个智慧出行所处环境的建设,在这一点上我相信是会加速整个过程的。
孙晓光: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跟每次大趋势性技术创新都是一样的,包括光纤通讯、互联网时代等,就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承诺,大家都很期待,很多公司市值都很高,但中间都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最后都发展出来了,而且有很多时候是比原来想象的更好一些。
这次可能曲折会稍微小一点,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变动是比较大的,我相信我们制造业可能会好一点,有几点观察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比如电动车,回想10年以前,不到10年以前发生很多新闻,说第一批用电动车的是出租车公司,不一定是胆大敢吃螃蟹的,而是那些反正比较低端,被迫吃螃蟹的,经常会听到汽车开着开着着火了,这几年好像没有这类现象了。
电动车,不仅很多人在开特斯拉,一些中低端价位的车慢慢也普及了。前不久,英国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他说担心新的清洁能源,不只是汽车,还包括风能、太阳能,在新能源新产业,可能中国会变成控制很多技术和产业的一个国家。从东西方竞争角度来讲,他表示了一些忧虑。
可以看到,世界上领先的OEM,以及像我们这样的tier1,都在实实在在地努力向电气化方向转变,大家都知道这是未来,资本市场可能比我们更激进,这是一个现象。
智能化方面,我们也看到所有人都在为这方面努力,比如说我们投了一个公司叫四维智联,蔚来资本和我们都是这个公司的投资者,它现在很多客户都是国际大品牌的OEM,就实实在在在用他们网络性、智能化东西在做的,一个是数据来分析,一个是真正为车主提供服务,不只是卖车,卖了车以后,有持续的通过数据联系的东西。
刚才罗总也提到,你会实实在在的看到车里的服务更加智能化,包括出行、包括加油等,更智能化的东西已经慢慢出现了。我相信这个东西是在发生的,再者可能潜移默化会出来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有点像革命性的,比如车路协同。
刘培龙:感谢罗总和孙总,对我们智慧出行,以及智能化、电动化给予非常高的期望,这可能是我们投资人天生的乐观和天生的谨慎,投资人如果看不到未来,那就没有未来了,我们投资一定是看的未来。
应该说我们在这些领域已经做了大量布局和实践,其实目前也面临这样一些情况,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电动,大家觉得已经形成趋势了,实际上在8年前、10年前,像孙总讲的其实是不太确定的,一直到现在,大家才真正确定小批量已经完成了,是不是该大规模上量了。
罗铮:刘总,我想起之前看到过一张照片,10年前,当时国内一个非常著名的专家给国务院写了一个建议,美国已经落地了可以续航80公里的电动车,我们国家什么时候可以追得上?建议国家马上要上电动汽车的项目,今天续航已经突破700公里了,发展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