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业从“狂热”回归“理性”,需要比拼的还有各家壮士断腕的决心。
02跌下神坛背后
在线下消费品牌爆火的这两年中,消费品牌们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不同于互联网、共享经济、元宇宙等赛道,“保守”是消费赛道十分突出的特点。
以烘焙品牌鲍师傅为例,2004年在北京开了首家门店,2013年走红,成为烘焙行业的“初代网红”。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鲍师傅是拒绝资本进入的。在确保了单店盈利后,也只是以一年3家门店的速度开店,到2017年也才只有17家门店。
不难看出这类消费品牌的发展逻辑:先确保单店盈利,保证现金流,再稳扎稳打拓展门店,进入到下一个市场。通常特征为:“网红”、稀缺,流量稳定,供不应求。
但相应的是,缺点也十分突出:效率低下,开店速度较慢,当市场上出现其他竞品时,品牌的应对速度较慢。
彼时,除产品之外,鲍师傅经常因为门店前的长队而被大众所传播。但也由于难满足市场需求,不少山寨品牌涌出,损害了鲍师傅的品牌价值。
而如喜茶、茶颜悦色、文和友等,也都有过这样的一段漫长的“扎根期”。
根据喜茶官方数据计算,在2016、2017、2018三年之中,喜茶在全国只开出了151家门店。由于门店少,喜茶一度一杯难求。2016年喜茶上海首店开业时,有报道称当天排队超7小时,黄牛代购纷纷出动,加价50元倒卖喜茶。
文和友则用了近10年的时间深耕长沙一座城市,从本地小吃到超级文和友,最后成为了一张长沙的城市名片。
但在近两年中,新消费投资的“虚火”从线上烧到线下,消费品牌们的发展逻辑也随之发生变化。
站在风口上,能够快速复制单店模型,占据品类优势的明星项目们,往往被数家投资机构争抢,投资机构们甚至能接受20-30倍的市盈率(PE),5-6 的市销率(PS),其估值也是水涨船高。
“过去,我们看项目,大多是以项目当前的收益来衡量它的市值。”一位投资人曾告诉全天候科技,“但现在看项目,它有希望跑出头部,打出壁垒,那我们就愿意以他未来3年预期的收入,来衡量这个公司现在的估值。”
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告诉全天候科技,“虚火”来源于将新消费当做“淘金热”的“投机者”。他们投资消费背后的逻辑依然沿用了美元基金的“流量逻辑”:以买流量的方式去催生消费品。
在这种投资逻辑之下,线下消费品牌要支撑起极高的估值,需要快速扩张门店,以及大力做品牌营销。
在2019、2020、2021年三年中,喜茶开店数量分别为239、304、202家。
在2018年,茶颜悦色在长沙只有70家店,此后两年迅速开了200家,在去年年底大规模闭店前,仅在长沙,茶颜悦色就有近500家门店。
偏“重资产运营”的文和友开店速度没有新茶饮赛道那么夸张,但在两年之中,也快速走向了广州、深圳、南京三座城市。不同于在长沙的深耕,文和友在进入其他城市时并没有表现出与城市文化的深度结合,表现出了水土不服,也暗藏着文和友的冒进。
有被裁员工表示,被裁员工主要来自长沙文和友的沉浸剧场项目以及南京文和友项目,两个项目均为2021年启动的新项目。
深圳和广州文和友也出现了高开低走的现象。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深圳文和友去年进行了调整,商家中,茶颜悦色快闪店、文记、老猫和巧膳坊等已离场撤走;而在广州文和友,此前门口用于播报排队进程的电视机已经拆除,工作日的中午时段,就餐人数极少。
在急速扩张下,实际上也预支了品牌乃至赛道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当前,喜茶、茶颜悦色等因为扩张门店,门店密度加大稀释了客流,单店的盈利能力均有所下滑,再难现曾经的“网红爆款”盛况。新茶饮赛道的竞争更是激烈,据《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市场增速从2020年的26.1%放缓至19%。
不仅如此,企业并未实现很好的盈利。茶颜悦色疫情期间每个月亏2000万;已经上市的奈雪的茶预计,2021年经调整后净亏损约1.35亿元至1.65亿元,比起往年也有所扩大。
品牌们扎堆开店,在门槛不高的消费赛道,大多品牌仍缺乏核心壁垒,也导致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在过去,资本还能够支撑品牌们烧钱打市场。
但当资本的热情褪去,一场由内至外的危机随之而来。当品牌们要数着余粮度日,整合业务回归“盈利之上”便是必然。而曾被“虚火”支撑起来的泡沫,也需要品牌们破釜沉舟。
- 裁员|滴滴宣布撤离俄罗斯市场,因为本土对手太强了
- 裁员|继房地产后,互联网经济也要迎来“寒冬”了
- 新能源汽车|一边裁员、一边招新,2022年春招到底是不是“薛定谔”?
- 裁员|"喜茶"们亏损,当学海底捞
- 微博|微博裁员近百人 年终奖都没领就被迫走人
- 苹果|【眼观】互联网公司裁员潮下,行业凛冬已至
- 裁员|宇宙的尽头是体制?互联网大规模裁员背后的财政问题
- Java|网约车市场将洗牌,滴滴开启裁员计划,日均单量已跌至2000万单!
- 裁员|微博裁员,玩出了新高度!
- 微博|网传微博大面积裁员,有员工被要求主动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