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3法,赶走一身“水湿”
小编导读
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 现在很多人都出现了体内湿邪变重的情况 , 于是“祛湿”成为了大家十分关注的事情 。 但祛湿可不是一碗薏米红豆汤就能解决的问题 , 需要根据症状准确辨明湿邪所在部位 , 并且对应选取药物才能取得好效果——
李老认为 , 湿之为病 , 有从上、从下及遍体皆受不同 , 故其治法 , 也有宣上、渗下、和中的不同侧重 。
01 湿郁于上 , 祛湿扶正
【祛湿3法,赶走一身“水湿”】《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 , 湿度乃举……阴气上厥 , 胸中不便 , 饮发于中 , 咳喘有声……”湿盛于上 , 上犯清空 , 则症见头重痛而昏胀;郁闭于肺 , 则肺气壅塞 , 宣降失司 。 症见咳嗽气喘 , 胸闷心悸 , 面浮肢体肿 , 不能平卧 。 方用麻黄、杏仁宣肺;苏子、陈皮降气;配苍术、半夏燥湿而断其源头;佐茯苓、薏苡仁开支河 , 使湿从下走;加以北沙参、生山药益气养阴护本 。 如湿郁化热 , 症见痰黄 , 加黄芩、鱼腥草清热 。
02 湿发周身 , 调治变通
湿邪久郁 , 而致气化不得宣展 , 津液无以布化 , 阴液亏损 , 燥热内盛 , 而导致口舌干燥 , 能食善饥 , 溲频而成消渴之候 , 正如《丁甘仁医案·湿温案》所言:“温已化热 , 湿已化燥 , 燥火入营 , 伤阴劫津 , 有吸尽西江之势 。 ”《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 , 藏于胃 , 脾为之行其精气 , 津液在脾 , 故令人口甘也 。 此肥美之所发也 ,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 肥者令人内热 , 甘者令人中满 , 故其气上溢 , 转为消渴 。 治之以兰 , 除陈气也 。 ”西北地区饮食多生冷肥甘 , 肥人较多 , 消渴一病由湿而得者甚多 。 主要表现为消谷善饥、溲频数、口舌干燥而不欲饮、舌体多胖嫩、光滑少苔 。 治疗宜补益肝肾配滋阴清热、生津润燥 , 不忘疏郁除湿 。 多拟黄芪、白术、山药健脾补气化湿 。 临证酌情加入生地、女贞子等补肾助气化 , 葛根、麦冬润燥生津 , 茯苓、车前子、泽泻淡渗利湿 。
03 痰湿体质 , 健脾泻浊
痰湿体质之人 , 肥胖 , 形盛而气怯 , 痰湿最易积聚 。 由于天气炎热 , 时令之火鼓动 , 痰湿上犯加以火热伤阴 , 阴虚阳旺 , 则易眩晕 , 呕吐 。 考《黄帝内经》所论皆属上虚风动 , 后世称“无风不作眩” , 仲景以“痰饮为先” 。 西北地区胖人多发眩晕为肝肾阴虚兼有脾虚痰湿而致 。 针对其特殊情况 , 李老对此常采用健脾祛痰、化湿泻浊 , 佐以滋阴益肾、息风之法 。 药用半夏、陈皮以化痰 , 白术、山药健脾 , 泽泻、茯苓淡渗利湿 , 生地、玄参、女贞子等滋阴益肾 , 钩藤、白蒺藜、菊花、天麻以息风 。
- 睡不着|晚上总是睡不着,是啥原因?医生给您解答,并给出中、西医应对方法
- 养肾|肾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医生现身说法,这些人群要提防肾病的侵袭
- 养生|胃酸过多怎么办?不妨试试6个方法,或能帮你缓解胃酸问题!
- 养生|吃饭如何才能七分饱?7个方法帮你控制食量,避免健康问题!
- 医万个为什么 | 康焱:关节严重变形,为什么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
- 治疗脾胃病常用八法:补、消、温、清、升、降、化、和
- 【新研究】新兴癌症疗法——无毒、非侵入性,可关闭癌细胞的“发电站”并杀死它
- 抗击肾衰:7个方法挽救肾功能、远离尿毒症
- 养生|脂肪肝、肝炎、肝硬化三部曲,毁掉肝脏方法那么多,这两个最伤肝
- 1岁女童食用野蘑菇险丧命,医生提醒:这些“民间鉴毒法”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