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这篇讲的很清楚!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这篇讲的很清楚!
本文插图


“小卒中” , 大危害 。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 CSVD) , 其临床症状隐匿且病程进展缓慢 , 常常被称为“小卒中(little strokes)” , 但CSVD是累及全脑小血管的灾难性损害 , 犹如风暴过后满目狼藉 , 其后续的损害一直进行 。 另外 , 认知功能下降是CSVD最常见及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 约半数血管性认知障碍系CSVD所致 。 因此 , CSVD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 。在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上 , 来自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的徐运教授带来了主题为《脑小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精彩讲座 , 内容主要涵盖CSV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诊断以及治疗 , 面面俱到 , 一起来看看吧 。CSVD是指累及脑小动脉、分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 临床表现为情绪异常、步态异常、排尿异常、血管性认知障碍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 。▌ CSVD的临床特征

  •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这篇讲的很清楚!】60%患者隐匿起病 , 80%患者发病呈进展病程;
  • 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 70岁以上人群MRI发现10%~30%存在CSVD;
  • CSVD发病率是临床卒中的5~6倍;
  • CSVD造成的皮质下型血管性认碍是最常见的血管性痴呆(VCI);
  • CSVD是血管性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
  • VCI人群中90%存在CSVD;
  •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有30%存在CSVD 。
▌ CSVD病理分类(欧洲)I型:小动脉硬化 , 表现为纤维素样坏死、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粥样硬化、微动脉瘤、小动脉节段性结构紊乱或解体(80%是I型 , 与高血压和年龄相关); II型: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III型:遗传性小血管病 , 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动脉硬化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CARASIL)、线粒体肌病脑病伴乳酸中毒及中风样发作(MELAS)、法布里病(Fabry病)、遗传性脑视网膜小血管病; IV型:炎症或免疫介导小血管病 , 如Wegener肉芽肿、风湿病、血管炎; V型:静脉胶原病 , 引起小静脉增厚、闭塞; VI型:其他小血管病 , 如放射后小血管病 。▌ CSVD的病理改变形式徐运教授指出CSVD的病理改变形式主要有:1.小动脉粥样硬化;2.脂质透明样变性;3.纤维素样坏死;4.淀粉样变性;5.血管周围间隙扩大;6.微小动脉瘤;7.血脑屏障(BBB)破坏;8.血管炎 。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 , 可以靶向这些病理进行临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