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第一台眼科手术前,我练习了1000多只猪眼”


我国眼科医生处于短缺状态 , 平均5万人才能有1.6个眼科医生 , 由于培养周期长、待遇低、压力大、医患摩擦……越来越多青年眼科医生处于流失的边缘 。
撰文 | 水欣
小儿近视、中年干眼症、老人白内障……每个人在每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眼病 。 当眼睛出了问题 , 大家首先求助的是眼科医生 。
近些年来 , 我国眼科发病率连年增长 , 然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18年全国约有4.48万眼科医生 。 平均5万人才能有1.6个眼科医生 , 眼科医生呈现匮乏状态 , 眼科医生普遍感到职业压力大 , 其中一些青年眼科医师更是处于流失的边缘 。
今天是全国爱眼日 , 在关注眼部健康的同时 , 我们也想听听一线的眼科医生们的心声 。 他们的成长历程是什么样的?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他们有什么职业期待?
第一次给患者做手术前 ,
我练习了一千多只猪眼
沿着猪眼的角膜缘弧形做3mm切口 , 让器械进入到眼内 , 将混浊的晶状体打成碎屑 , 然后吸出眼外 , 将后囊膜恢复透明 , 然后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 。 这是每一位眼科医生在正式上台手术前 , 都经历过的实操训练 。
很多人认为 , 眼科相对轻松 。 但实际上 , 眼科医生需要进行比其他科进行更多的动物精细手术训练 。 猪眼大小、结构都与人眼接近 , 医生们常常用它做显微镜手术训练 , 一次猪眼模拟手术至少要花半小时 。 “在做第一例白内障手术之前 , 仅猪眼我就练了一千多只 。 ”上海长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玉珍说 。
眼部手术有多精细?李玉珍医生说 , 举个例子 , 白内障手术既要去掉混浊晶体 , 又要保证紧贴的后囊膜分离完整 , 而这个膜的厚度只有两微米 。 两微米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四十分之一 , 操作要特别稳 , 否则手一抖 , 后囊膜就破了 。

【“做第一台眼科手术前,我练习了1000多只猪眼”】“做第一台眼科手术前,我练习了1000多只猪眼”
本文插图



从一个刚进眼科的小白 , 成长为主刀医生 , 要多长时间?李玉珍医生算了一笔账:“前几年做住院医 , 要跟门诊 , 写病历 , 学检查 , 学沟通 。 获得显微手术培养机会后 , 前两三年仅能承担助手职责 , 给主刀递器械 。 真正要学手术的话 , 外眼手术要练五六年 , 内眼手术要学七八年 , 等到能完全独立主刀做内眼手术 , 可能已经到了十年以后 。 ”
“我们做眼科医生 , 知识的全面性要求更高 , 要更耐得住寂寞 。 ”上海某三甲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周医生说 。 眼睛涉及好多个交叉学科 , 比如物理光学、风湿免疫学、神经病学 , 由于很多眼科医生是临床医学出身 , 到了眼科几乎得从零开始系统学习 。 眼科用的显微镜手术机器要双手双脚双眼双耳配合使用 , 即使能独立主刀内眼手术了 , 平时依然需要反复操练避免手生 , 有些眼科医生常用左手吃饭写字做事 , 是为了更好地训练双手的协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