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领域近年出色的新药共同点:减少心血管事件,减少死亡( 二 )



目前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 , 还是他汀类降脂药物 。 但是 , 单纯用他汀类药物很多病人均达不到应有的降脂目标 。 在降脂未达目标 , 或者预期单纯他汀类药物难以达到目标情况下 , 建议使用PCSK9抑制剂 。

PCSK9抑制剂应该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使用 。

二、预防缺血性中风发生

缺血性中风发生主要原因有二: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心脏房颤形成的左心房血栓脱落流至大脑 。

口服抗凝药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的中风 。 口服抗凝药经典的是华法令 , 华法令使用历史长 , 有效 , 价格便宜 。 缺点是药物浓度易受食物和药物等影响而波动 , 不稳定 。 使用过少 , 无抗凝作用;用量过大 , 又容易发生各种出血事件 , 包括致命的脑出血 。 所以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 调整华法令的用药量 。 使用华法令不监测凝血功能(INR) 往往发生危险 。


心脑血管领域近年出色的新药共同点:减少心血管事件,减少死亡
本文插图



第二类新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

NOAC则解决了华法令这个“不稳定” , 故使用方便 。 不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 目前临床常用的NOAC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 。 新产品也不断的涌现 。 也开始有国产仿制药 。 目前未进入国家集釆 , 我估计集采不远了 。

NOAC主要用于:非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病人 。 预防房颤引发的中风事件 。 也用于肺动脉栓塞和下肢静栓塞的治疗和预防复发 。 NOAC使用受肾功能衰竭的制约 。

三、心衰治疗药物进展

心衰治疗是个难题 。 是心脏病的终极问题 。 延长心衰病人的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是心衰治疗永远的课题 。 在八十、九十年代对慢性心衰 , EF<40%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年死亡率大于50% 。 二十一世纪以来 , 慢性心衰的标准治疗是:在利尿基础上 , 应用“金三角治疗”:B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 。 这个规范心衰治疗方案令到心衰愈后有所改善 。 近年有几类新药临床研究表明也有很好的进一步获益 。 它们是以下几个 。


心脑血管领域近年出色的新药共同点:减少心血管事件,减少死亡
本文插图



第三类新药:沙布巴曲缬沙坦钠片 (诺欣妥 , ARNI)

ARNI这个药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 , 能进一步发挥更好的作用 。 减少了心衰病人的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降低研究观察期内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 延长了需要再住院的间隔时间 。 是心衰治疗领域的新星 。 ARNI也有很强的降低血压作用 。 同类产品也有在临床试验中 。 ARNI使用受肾功能衰竭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