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血清标志物到底有几项?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 在全球其发生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中第5位 , 在中国是第4位 , 死亡率在全球和中国都占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3位 。 全球每年有新发肝细胞癌78.2万例 , 死亡74.5万例 , 中国2014年肝癌新发病例数约36.48万人 , 因肝癌死亡约31.88万人 , 肝癌发生率占全球的一半多 。 从全球和中国来看 ,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很接近 , 说明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差因而治疗效果很差 。 肝癌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 , 仅为10% 。
肝癌血清标志物到底有几项?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文章插图
【肝癌血清标志物到底有几项?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提高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即5年生存率 , 首先得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检测能力 , 检测能力也就是检测的灵敏度 。
全球和中国的肝癌流行病学简况全球肝癌发生率按高到低排行的前10个国家是蒙古、埃及、冈比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几内亚、泰国、中国和韩国 。 虽然中国排在肝癌高发国家的第9位 , 但是中国的人口数量大 , 乙肝病毒携带和慢乙肝患者数量多 , 因此肝癌的总患病例数也大 , 占全球总肝癌例数的一半以上 。 据统计 , 校正了年龄因素后 , 中国每10万人中 , 肝癌有18个[2] 。
通常来说 , 肝癌有三个阶段:乙肝→肝硬化→肝癌 。 在中国 , 超过8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史 。 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
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
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
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较大 。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男性肝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 在肝癌高发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4):1 , 在低发区为(1-2):1 。
肝脏是人体最敏感亦是最脆弱的器官 , 劳累、酗酒、血糖过高等都会伤害肝脏 , 进而转为慢性肝损伤、肝炎 , 最后发展成为肝癌 。 此外 , 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 , 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 , 会促进癌细胞生长 。 近年的研究提示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 。
肝癌血清标志物到底有几项?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文章插图
文献报道的临床上可用肝癌标志物目前临床上可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单一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都达不到要求 。 以下简要介绍一些目前可用的肝癌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规定 , 当前临床上用于评估肝细胞癌风险的最有效手段是血清AFP联合超声检查 , 每6-12个月一次 。 血清AFP水平高于400ng/mL被认为有诊断价值 , 然而临床上只有少数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AFP值高于这个值 , 约30%-35%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不升高 , 甚至大肿块的肝癌其血清AFP仍然正常 。 有的患者在肝细胞癌早期AFP升高 , 但到后来其水平反而下降甚至恢复正常水平 。 [3]
铁蛋白(Ferr):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 , 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 , 从而导致血清铁蛋白增高 。
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根据其与凝集素(LCA)的反应性不同 , AFP有三种糖基化分型:AFP-L1、AFP-L2和AFP-L3 。 AFP-L3常用于孕妇的三联检检查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癌筛查 , 被认为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差的预后关系更密切 。 [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一种膜定位的肝素硫酸蛋白聚糖 。 研究发现 , GPC3与生长因子相互作用而调节后者的活性 。 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 。
异常凝血酶原(DCP):也称维生素K缺乏时诱导的蛋白质或拮抗剂II(PIVKA-II),由恶变的肝细胞(肝癌细胞)产生 。 DCP水平超过0.1 AU/mL (100ng/mL)时就高度怀疑肝细胞癌或肝癌治疗后复发 , DCP恢复正常与肝细胞癌切除彻底有很好的关联性 , 是肿瘤活性的一个优秀标志物 。 表1:文献报道的血清标志物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表1为AFP、AFP-L3、DCP以及它们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3] 。 在一项以参数进行网上计算的肝癌预警模型评估中 , PIVKA-II和AFP显示更好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