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1℃,心梗风险增2%!这10种特殊的“疼”是身体在提醒你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骤降的气温带来的不仅是寒冷,更让心梗发病率攀升至高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万人,寒潮来临时,心脏也要注意“防寒”。
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传奇球星马拉多纳突发心梗去世,从昏迷到离世只有12分钟。
2021年1月1日,曾出演《巴啦啦小魔仙》的年轻演员孙侨潞心梗猝死去世,年仅25岁。
......
降温1℃,心梗风险增2%!这10种特殊的“疼”是身体在提醒你
文章插图
心梗来临前,身体用一些特殊的“痛感”给你提示,若能及早发现就医,就可以挽回一条命。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教你识别心梗来临前的10种痛,帮心脏安度这个危险期。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周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王征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朱华栋
气温降1℃,心梗风险增2%
1月5号,中央气象台发布2021年首个寒潮预警,多地降温达10摄氏度以上,低温持续超过一周,北京有可能迎来本世纪以来最低气温。
降温1℃,心梗风险增2%!这10种特殊的“疼”是身体在提醒你
文章插图
对于北方来说,气温低谷多在6~7号,南方气温则在7~8号触底。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响。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份升至高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当气温低于-19℃时,冠心病、脑梗死的日均超额死亡数显现统计学意义。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发生心梗?
血管收缩
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寒冷刺激下,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尤其是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生活方式改变
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同时又偏爱高脂食物。
吃得多、消耗少,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
心梗发作前,10种痛感提示你
“病在心上,疼在别处”,据统计,我国急性心梗及心绞痛患者中,超过1/3的人会出现不典型的放射痛。
偏头痛
心梗有时会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这主要是由于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下颌痛、牙痛
牙痛、下颌痛,且伴随冒冷汗、濒死感等症状,处于静止状态时不痛,一运动就疼或疼痛不止。
颈部痛、咽喉痛
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节段脊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酸性和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痛感,并扩散至咽部神经。
若突然出现喉部堵塞感、辛辣感,并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要考虑心梗的可能。
心前区疼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恶心、濒死感等症状,要考虑心梗。
左肩、左腋下疼
心脏位于人体左侧,心梗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左臂或左肩疼痛。一般为钝痛,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胸骨后、颈部痛
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现胸骨后、颈部呈阵发性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应警惕急性心梗。
内脏痛
心梗前3~24小时,患者可能会有特定的内脏反应,表现为上吐下泻,伴随胸骨下端疼痛。
上腹胃痛
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部及左上臂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