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梦之队”炼成记( 二 )


探索之路的领队人 , 必须敢想、敢拼 , 能够挑战权威、独立思考 。 当年 , 很多老专家并不太认同内镜技术 , 认为肺科疾病的手术还是在开膛破肚的直视视野下更有保障 。 但赵苏教授看准了“纤支镜”的技术含量 , 于是在1996年 , 他亲赴武汉同济医院 , 开展了3个月的进修学习 。
初学阶段 , 赵苏就对“纤支镜”肺活检产生了兴趣 。 只要学习中出现了不懂的问题 , 他就一路跑到放射科 , 和同行一起沟通、钻研 , 充分地沉浸和融入到同济医院浓郁的学习氛围中 。 学成归来后 , 赵苏手把手地传授技术给科室成员 , 从气道检查、临床操作 , 到器械的消毒、保养 , 一样不落 。 他不仅大力引进技术 , 而且为科室带回了优良的学习风气 。
至今 , 大家仍然清晰地记得 , 那一年在湖北省内呼吸学术交流会上 , 赵苏细致、投入地分享了第一次采用电子气管镜放置支架的手术案例 , 引发大家热情高涨的讨论、研究 , 尤其是年轻医生 , 对于新兴的医疗技术格外兴趣盎然 。 直到会场管理方前来催促 , 交流才逐渐结束 , 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 。
从早期以诊断为主的呼吸内镜技术 , 到2002年前后开启的以治疗为主的微波消融、气道支架植入等 , 赵苏带领着初具雏形的武汉中心医院呼吸科 , 立足时代大局 , 顺应发展潮流 , 时刻以患者为中心 , 不断探索着呼吸内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
没有相关的学科书籍和学术杂志 , 没有相关新技术的信息渠道 , 赵苏就抓紧每一个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 , 听讲座、看光盘、练操作……世上无难事 , 只怕有心人!渐渐地 , 呼吸内镜技术在武汉中心医院呼吸科生根、发芽 。
“可以说 , 没有赵苏主任 , 就没有今天的武汉中心医院呼吸科 。 ”武汉中心医院综合一科主任张韶英坚定地说 。 正是这样的种子和根基 , 方才有了如今呼吸科的枝繁叶茂 , 并有能力探索和发展更多创新的呼吸医疗技术 。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梦之队”炼成记文章插图
2005年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梦之队”合影
传承之路
走到患者的床旁
“当年 , 赵苏主任几乎凭着一人之力 , 将整个科室撑了起来 。 现在 , 我们更应不负所望 , 将呼吸科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任科主任胡轶说起科室传承发展 , 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
这么多年 , 胡轶和科室医生们始终不忘赵苏教授对大家的谆谆叮嘱 。
记得刚刚走上临床工作的胡轶跟着赵苏教授一起查房时 , 曾遇到一名患者反映持续性胸痛 , 大家纷纷从呼吸疾病各个角度分析开来 。 这时 , 赵苏教授让患者解开病号服 , 查看一下胸背部情况 。 令大家出乎意料的是 , 患者的背部长了一大片带状疱疹 。 经过仔细地检查 , 正是这条带状疱疹 , 引起了患者的胸痛 。
“走到患者的床旁”是赵老师给大家上过的一堂生动的临床课 。 类似这样的课还有很多 。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医痴”的赵苏教授 , 即使退出管理岗位多年 , 依然离不开临床 。 随着呼吸科发展步伐的不断加速 , 各类危急重症患者纷纷涌来 。 通常 , 科室任何一名医生的一个电话 , 就能立即让赵苏教授从家赶到医院 , 不论是清晨拂晓 , 还是凌晨半夜 。
大家看在眼里 , 记在心里 。 不论节假日加班 , 还是临时急诊任务 , 不论多晚 , 大家也都没有任何怨言和委屈 。 因为老一辈教授就是这样做的 。
这么多年 , 胡轶和科室医生们一直记得赵苏教授做过的那些“压箱底绝活” 。
曾经有一位叫徐太婆(化姓)的病患 , 她是胡轶跟着赵苏十几年来印象最深的一名患者 。 当时 , 徐太婆增生的肉芽组织像野草一样疯长 , 几乎将气道塞得没有一丝缝隙 , 多家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皆一筹莫展 。 2015年8月 , 当徐太婆的家人已经准备放弃治疗时 , 遇到了赵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