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正经证汇》:伤寒金匮实战经验( 七 )


右四法 , 腹满黄疸证 。
太阳病不解 , 热结膀胱 , 其人如狂 , 血自下 , 下者愈 , 但少腹急结者 , 桃核承气汤 。 虚劳腰痛 , 小腹拘急 , 小便不利者 , 八味丸 。 脚气上入少腹 , 不仁者 , 同方 。 夫失精家小腹弦急 , 阴头寒 , 目眩发落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 。
右四法 , 小腹拘急证 。
太阳病 , 重发汗而复下之 , 不大便五日 , 舌上燥而渴 , 日晡所小有潮热 ,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 而痛不可近者 , 大陷胸汤 。 伤寒有热 , 少腹满 , 应小便不利 , 今反利者 , 为有血也 , 抵当丸 。 太阳病六七日 , 表证仍在 , 脉微而沉 , 不结胸 , 其人发狂者 , 以热在下焦 , 少腹当硬满 , 小便自利者 , 下血乃愈 , 抵当汤 。 太阳病 , 身黄 , 脉沉结 , 少腹硬 , 小便不利者 , 为无血也;小便自利 , 其人如狂者 , 血证谛也 , 同方 。 产后七八日 , 无太阳证 , 少腹坚痛 , 此恶露不尽 , 不大便 , 烦躁发热云云 , 大承气汤 。 带下经水 , 下利 , 少腹满 , 痛经 , 一月再见者 , 土瓜根散 。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 , 小便微难而不渴 , 生后者 , 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 , 大黄甘遂汤 。 肠痈者 , 小腹肿痞 , 按之即痛如淋 , 小便自调 , 时时发热 , 自汗出 , 复恶寒 , 大黄牡丹汤 。 伤寒表不解 , 心下有水气 , 干呕 , 发热而咳 , 或小便不利 , 小腹满或喘者 , 小青龙汤 。
右九法 , 少腹满痛有瘀血证 。
结胸门(附:胸痹)
伤寒六七日 , 结胸 , 热实 , 脉沉而紧 , 心下痛 , 按之石硬者 , 大陷胸汤 。 伤寒五六日 , 呕而发热者云云 ,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 此为结胸也 , 同方 。 太阳病 , 脉浮而动数 , 膈内拒痛 , 短气躁烦 , 心中懊侬 , 心下因硬 , 则为结胸 , 同方 。 伤寒十余日 , 热者结在里 , 复往来寒热者 , 与大柴胡汤 。 但结胸 , 无大热者 ,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 同方 。 结胸者 , 项亦强 , 如柔痉状 , 下之则和 , 大陷胸丸 。 小结胸 , 病正在心下 , 按之则痛 , 小陷胸汤 。 病在阳 , 应以汗解之云云 , 寒实结胸 , 无热证者 , 同方、白散 。 病人手足厥冷 , 脉乍紧者 , 邪结在胸中 , 心中满而烦 , 饥不能食者 , 当须吐之 , 瓜蒂散 。 病如桂枝证 , 头不痛 , 项不强 , 胸中痞硬 , 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 同方 。
右九法 , 结胸证 。
胸痹 , 胸中气塞短气者 , 茯苓杏仁甘草汤 。 胸痹 , 胸中气塞短气者 , 橘皮枳实生姜汤 。 胸痹 , 心中痞 , 留气结在胸 , 胸满胁下 , 逆抢心 , 枳实薤白桂枝汤 。 同证 , 人参汤 。 胸痹缓急者 , 薏苡附子散 。 胸痹 , 不得卧 , 心痛彻背者 , 栝蒌薤白半夏汤 。 胸痹之病 , 喘息咳唾 , 胸背痛 , 短气者 , 栝蒌薤白白酒汤 。
右七法 , 胸痹证
心下痞硬门(附:痞、心中痞、坚满)
伤寒中风 , 医反下之 , 其人下利 , 日数十行 , 谷不化 , 腹中雷鸣 , 心下痞硬而满 , 千呕 , 心烦不得安 , 甘草泻心汤 。 伤寒汗出 , 解之后 , 胃中不和 , 心下痞硬 , 干呕噫 , 食臭 , 胁下有水气 , 腹中雷鸣 , 下利者 , 生姜泻心汤 。 呕而肠鸣 , 心下痞者 , 半夏泻心汤 。 伤寒五六日 , 呕而发热 , 柴胡证具云云 ,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 此为结胸也 ,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 为痞 , 半夏泻心汤 。 呕 , 心下痞硬者 , 大半夏汤 。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 , 心下痞硬 , 噫气不除者 , 旋复花代赭石汤 。 太阳病 , 外证未除 , 而数下之 , 遂协热而利 , 利下不止 , 心下痞硬者 , 桂枝人参汤 。 伤寒发热 , 汗出不解 , 心下痞硬 , 呕吐而下利者 , 大柴胡汤 。 伤寒服汤药 , 下利不止 , 心下痞硬 , 服泻心汤巳 , 复以他药下之 , 利不止 , 医以理中与之 , 利益甚 , 赤石脂禹余粮汤 。 太阳中风 , 下利呕逆 , 表解者 , 乃可攻之 , 其人漐漐汗出 , 发作有时 , 头痛 , 心下痞硬满 , 引胁下痛 , 干呕短气 , 汗出不恶寒者 , 十枣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