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千里迢迢赶来,不能让他们失望!”肺癌专家周彩存:攻坚每一个让医生无力的患者
文章插图
周一上午7点20 , 统一开诊时间未到 ,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的诊室已忙碌起来 。
周彩存看门诊有两个“坚持”:至少提早半小时开诊 , 极少请助手帮助 。 一上午 , 50多名患者 , 问病史、看片、查体、诊断、写病历、开单等诸多事项 , 全都自己一人搞定 。 他的打字速度堪比速记员 , 1分钟200字 。
“我快一点 , 候诊患者就能少等一会 。 ”很多患者凌晨四五点开始排队 , 就为了请大专家看一看 , 周彩存说 , “患者带着希望 , 千里迢迢赶来 , 不能让他们失望 , 更不能让他们带着负面情绪离开” 。
从医30多年 , 周彩存可谓见证了中国肺癌治疗水平的腾飞 。
做有益于病人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他始终在用自己的坚持守护医者仁心的信仰 。
医生要学会在细节中找问题
周彩存看门诊 , 讲究快、准、狠 , 这背后的核心是 , 会看、会听、会问、会闻 。
一位患者走进诊室 , 霎时间小小的空间内充满了臭味 , “一闻就知道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 出现肺脓肿 。 ”短短几秒 , 尚未开口 , 周彩存心中对患者病情有了大概了解 。 之后的检验报告果然证实了他的预测 。
“患者是医生最生动的‘教材’ , 要学会从细节找问题 。 ”周彩存说 , 有的患者病情看起来简单 , 实际上埋藏着隐患 。 比如 , 免疫疗法是治疗肿瘤热门手段 , 但万一患者自身存在免疫疾病 , 若不摸清情况 , 免疫疗法极有可能让患者面临生命风险 。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 , 周彩存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 , 会看病、能治病是最基本的 , “当个好医生 , 必须常怀悲悯之心” 。
文章插图
抗癌是持久战 , 当现代医疗技术将肺癌慢慢变成“慢性病”时 , 患者就必须用昂贵的药费来延续生命 。
“有的患者一进诊室 , 就能看出营养不良 , 很容易推断出家庭情况 。 ”面对这样的患者 , 周彩存往往会多长个心眼 , 开药推荐治疗都要有所衡量 , 是不是必需的 , 能不能再省一点?有时 , 他还会留意多中心临床试验 , 推荐条件合适的患者入组 。
遇到来自偏远地区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 周彩存则倾向于开具极其细致的诊疗方案 , 这样患者不必两地奔波 , 只需到当地县医院治疗便可 , “我常常跟他们说 , 有困难再到上海 , 我也可以给你远程指导” 。
将科学治疗理念传播出去
1999年 , 到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职之前 , 周彩存已是安徽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呼吸科副教授 。 转战其他城市 , 重新开始 , 是因为一次次看诊过程中的痛心疾首 。
周彩存说 , 自己还是名“小医生”时 , 曾遇到过一位老太太 , 爱抽烟 , 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 。 化疗一个周期后 , 癌细胞消失了 。 老太太回到县医院 , 不想当地医生看了片子后 , 告诉她 , “你不是肺癌 , 之前的医生诊断错了 。 ”老太太不肯再相信周彩存 , 不久癌细胞又重新长了出来 。
彼时 , 周彩存有个明显的感受 , 大众对肺癌认识不清 , 不光是患者 , 甚至连一些县医院、地级市医院的医生对肺癌都认识不足 , “他们以为肺癌是不治之症 , 只能回家好吃好喝地等死 。 ”
“一定要找个地方做肺癌临床研究!”周彩存下定了决心 。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 , 时间就是生命 , 能否尽早确诊 , 至关重要 。 在艰难的探索下 , 他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并完善肺癌小标本获取方法及分子分型快速精准检测路径 , 初诊患者从入院到初步确诊只需四个工作日 , 显著快于欧美国家的六周时间 , 这一早诊技术也被誉为“中国速度” 。
2020年 , 周彩存团队历时10余年推出重磅成果《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 改变了中国乃至全球肺癌整体诊疗模式 , 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
- 有癌症,易房颤!韩国82万例患者研究
- 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微量金属的发现可能提供线索
- 欧美人那么爱喝酒,为啥肝癌患者却比中国少?3个原因很现实
- 淋巴瘤患者的福音!苏州大学探寻新的治疗靶点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6个部位疼痛,可能是并发症到来的信号,别不当回事!
- 小儿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诊断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
- 不测血压,只凭感觉服用降压药会有什么后果?有位患者偏瘫了
- 门诊遇到「硝苯地平 + 氨氯地平」联合降压的患者,怎么办?
- 肝移植,一直是重度肝病患者的首选,但它确实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 乳腺癌|苏逢锡:对乳腺癌患者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曾被命运反复整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