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 六 )


就这样 , 黄绍光教授在邓伟吾教授、孙济治教授的支持下 , 带领团队 , 从无到有、因地制宜 , 自主研发建立诊断和监测体系 , 开始了睡眠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 。 采用流量容积曲线图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OSA)诊断;利用国产质谱仪建立了以重复呼吸法为基础的CO2通气反应性测定;利用国产PM压力传感器建立方法 , 以国产ST42生理记录仪为基础 , 国内首创了适合当时国情的睡眠检测方法 。
“开展睡眠监测非常辛苦 , 因为做实验、做测定都是在晚上 , 早期的监测设备噪音巨大 , 记录载体还是纸张 , 整夜记录下来光纸就得用上十斤 。 记录完成后 , 还要一张一张的进行回顾分析 , 工作量可想而知 。 ”黄绍光教授介绍:“不仅如此 , 在当时 , 即使做出了诊断 , 也缺乏治疗手段 , 直到无创呼吸机(CPAP)的引进 , 才使OSA的治疗成为可能 。 ”
肺科第一例接受睡眠呼吸障碍治疗的对象 , 是瑞金医院一位知名教授 。 邓伟吾教授回忆:他一睡着就鼾声如雷 , 日间则常打瞌睡 , 在医院“远近闻名” , 他也非常苦恼 。 “他的妻子对我讲 , 他晚上睡觉 , 鼾声震得床都要抖 , 吵得我根本没法睡觉 。 我打开灯 , 看到他嘴唇憋得发紫 , 非常吓人!”后来 , 这位教授到肺科进行了睡眠监测 , 并用上了呼吸机以后 , 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 “直到现在 , 他睡觉都一直戴着呼吸机 。 他说 , 现在睡觉舒服极了!”
1992年 , 瑞金医院肺科建立氧疗康复中心和睡眠实验室 , 使肺科睡眠技术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1996年 , 黄绍光教授获得原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 , 最早开始了国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同年 , 李敏教授首次归纳了国人应用CPAP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经验公式 。
在研究睡眠的过程中 , 黄绍光教授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患者会直接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 通过对十余位患者病程的总结、分析 , 他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可导致昏迷、猝死 , 除严重心律失常外 , 急性呼吸衰竭也是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 研究证实 , 未经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睡眠中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 更易诱发呼吸衰竭 。 1998 年 , 黄绍光教授首次报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经验 , 为呼吸睡眠和重症医学领域增添新思路 。
2003 年 , 肺科牵头上海6家医院 , 进行了国内首次0SAHS流行病学调查 , 开拓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样本、广覆盖流行病学调查新方法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 同年 , 上海市第一家睡眠呼吸专病门诊在瑞金医院开诊 。
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文章插图
瑞金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挂牌成立
“睡眠医学是21世纪医学的新亮点!”李庆云教授表示 ,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 睡眠呼吸疾病是睡眠疾病中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类疾病 。 呼吸障碍会导致慢性间歇低氧和片段化睡眠 , 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气道疾病等慢病的源头疾病 , 在慢病防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李庆云教授表示 , 近年来 , 学界对睡眠医学的热情正逐渐升温 , 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进步 , 便携式、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正逐渐普及 , 睡眠监测正向着便捷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 , 二是随着MDT策略的不断发展 , MDT已从单纯的多学科会诊发展为多学科鉴别、多学科诊断、多学科治疗的“新型MDT模式” 。 同时 , 近20年来 , 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PPV)临床适应证不断拓宽 , 治疗有效性和舒适度不断提高 , 接受治疗人群的迅速扩大 , NPPV已经成为睡眠呼吸疾病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
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