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 二 )


与时俱进 , 引领呼吸慢病诊疗与国际接轨“学科的发展要靠疾病带动 。 ”万欢英教授表示 ,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 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成为了肺科临床工作的关注重点 。 1984年 , 邓伟吾教授接替孙桐年教授 , 担任瑞金医院肺科主任 。 在他的带领下肺科开展了《新型抗哮喘药物Salmeterol的临床疗效观察》《夜间哮喘状态的生命参数研究》等科学研究 。
1990 年 , 邓伟吾教授发表了有关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 。 然而 , 吸入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却屡屡碰壁 。 “当时 , 不要说患者不接受 , 甚至医生也不太接受 。 一方面 , 大家对激素的应用有顾虑 , 认为吸入疗法很麻烦 。 另一方面 , 医患双方对长期维持治疗的概念也不能接受 。 ”这让邓伟吾教授意识到 , 国内的支气管哮喘治疗亟需在认识上进行更新 。
在这一背景下 , 邓伟吾教授与黄绍光教授一道 , 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上海市哮喘之家 , 开始哮喘的防治管理和患者教育工作 。 这一工作得到了国际哮喘防治组织(GINA)的的高度认可 , 邓伟吾教授成为GINA的第三个中国顾问 。
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文章插图
邓伟吾教授与钟南山院士合影
“邓教授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创立了哮喘之家 , 更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医患伙伴关系’的理念 。 ” 时国朝教授表示 , 哮喘之家的成立 , 对于广大呼吸科医生掌握哮喘治疗的最新理论知识 , 和增进哮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 , 提高对合理用药的依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
1996 年 , 瑞金医院肺科作为中国首批临床试验中心 , 参与第一个全球性哮喘研究(START 研究) , 该研究结果奠定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 1998 年 , 肺科成立了瑞金医院哮喘大会诊 , 由呼吸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共同参与 , 后逐步发展成为哮喘特色专病门诊 。 2004 年 , 肺科更名为呼吸科 , 成立了慢性气道疾病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 , 并开展皮肤点刺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 , 其后逐步成为瑞金医院首批特色专病门诊之一 , 广泛开展哮喘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 。 万欢英教授在哮喘之家的基础上 , 组建了上海市哮喘联盟 , 开展了大量科普宣教工作 , 促进呼吸科医生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 。
2000 年 , 肺科参与了COPD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多中心临床TORCH研究 , 并完成了多项科研基金项目 。 2002~2004 年 , 黄绍光教授和万欢英教授参与了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国COPD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干预治疗的研究》 , 获得“国人40 岁以上COPD发病率为 8.2%”的数据 , 为此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
彼时 , 周敏教授是万欢英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提前转读黄绍光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 她带领团队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 。 “项目的质控非常严 , 也很辛苦 。 没有社区、乡镇政府和基层卫生站的支持 , 流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周敏教授回忆:“万教授曾对我说:流调工作既枯燥又容易遭人拒绝 。 但流调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 甚至不亚于诊疗——我当时还不太理解 , 直到真正下到基层 , 才有了真切的体会 。 ”
在流调工作中 , 周敏发现 , 很多COPD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 , “都是喘得不得了了 , 甚至引起呼吸衰竭才来就诊” 。 而这也使她意识到 , 医生不能仅仅等着患者来求医 , 而是应该走出去的 , 将疾病预防、科普工作的关口前移 。 “我国COPD高风险人群很多 , 且COPD患者病情较重 , 急性加重的频率较高 , 死亡率也比较高 。 所以 , 进行慢阻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
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