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良性?恶性?AI破解诊断难题

71岁的刘先生半年前体检发现右肺部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磨玻璃样结节 , 医生认为这个结节恶性可能性比较大 , 希望他能做气管镜或介入病理检查并考虑手术切除 , 但刘先生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症状 , 身体一直比较健康 , 要是结节是良性的 , 做个肺部手术实在伤害太大 。 刘先生决定暂时不做进一步处理 。 嘴上这样说 , 其实他心里也常常打小鼓 , 医生让刘先生三个月后来复查 , 没等到三个月 , 他就去复查了 。 结节没有变化 , 下次复查是半年后 , 刘先生常常觉得日子过得有点煎熬 。
结节良性?恶性?AI破解诊断难题文章插图
纠结的肺结节
陶阿姨的儿子今年30岁 , 2019年年底单位体检发现肺部有个小结节 。 医生一再说结节不足1厘米 , 没有手术指征 , 定期做CT观察就可以 。 但从那天起 , 陶阿姨和老伴儿的生活完全被打乱 。 他们上网、看电视、听广播 , 四处搜罗有关肺结节的各种信息 , 还私下跑了不少医院 , 就想知道这个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 肺结节和肺癌关系有多大?一家人经常因为看不看病、要不要做手术争执不休。
刘先生和陶阿姨的儿子后来都找到了我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张逊教授 , CT检查后 , 该院人工智能AI辅助肺癌诊疗系统给出了包括小结节体积、密度类型、长径、恶性概率等极为详细的影像报告 , 报告显示陶阿姨的儿子肺小结节的恶性概率不足10% , 医生就此认定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 只要遵医嘱复查就可以了 。 陶阿姨听了张主任的解释后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 一年多的煎熬终于吃了定心丸 。 刘先生的肺小结节恶性概率已经达到85% , 很快他就住进了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切除了结节 , 病理显示为肺腺癌 。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 早诊、早治是患者获得治愈的重要前提 。 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增强、防癌体检的推广、CT检查的普及 , 大量有肺小结节的人群被检出 。 张逊说 , 肺结节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 , 小于1厘米的病灶称为肺小结节 , 通过低剂量和普通剂量CT就可以发现 。 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 , 仅有20%左右的肺结节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 但如果恶性结节误诊为良性 , 就会延误病情 , 甚至从早期拖延至晚期 , 从而丧失治疗机会 。 因此发现肺结节后必须先明确诊断 。 通常情况下 , 医生会依据临床经验通过观察肺结节大小、密度(即实性成分)、倍增时间以及影像学特异征象等推断恶性概率 。 但基于医生经验的判断往往个体差异很大 , 并不能给患者一个明确的定论 。 不光患者感到纠结 , 临床医生也常常陷入“两难” , 他们既希望能帮助患者消除隐患 , 又不愿“矫枉过正”过度医疗 。
“肺小结节的高检出率为发现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重点筛查对象 , 但因肺小结节性质难以确定 ,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过度诊断及治疗 。 而人工智能AI辅助肺小结节诊断系统的应用 , 正在有效解决这一临床难题 。 ”张逊说 。 据介绍 , 市胸科医院与厦门大学第一医院和零氪科技公司2018年联合承担了我市科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AI辅助肺癌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 该方案结合大数据病历库通过人工智能比照进行分析 , 出具患者影像诊断信息 , 辅助医生临床诊断 。 AI辅助肺小结节诊断系统是该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 , 经过两年多研发和临床应用 ,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结节良性?恶性?AI破解诊断难题】AI完胜30位胸外青年专家
4秒定性结节准确率超78%
早在2018年3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的成都年会上 , 华西医院影像科提供了125例有病理诊断(肺癌诊断金标准)的肺小结节病例 , 分成小于1厘米和1至3厘米两组 , 来自全国30余名胸外科青年专家与该AI辅助肺小结节诊断系统同时进行了良恶性定性验证 。 现场统计表明 , AI诊断平均时间为4.7秒/例 , 病例准确率分别为78.1%和82.5%;专家组两组病例平均诊断时间分别为39.9秒/例和31.5秒/例 , 病例准确率分别为64.1%和71.9% 。 面对这样的结果 , 张逊当时就坚定了使用AI辅助诊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