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清朝敷上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医学心悟》:“凡刀斧损伤,跌仆打碎,敷上即时止痛、止血,更不作脓。”
古代的医疗水平肯定要落后于现代社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战争时期,军中有人受伤,往往会有军医拿着配套的医疗箱对其进行治疗。然而在古代社会,军人受伤之后要怎样治疗呢?中国古代看病开药大多都以中医药为主,讲究的是缓慢调和,并不能迅速生效,可是在战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等着一名士兵缓慢康复,是否有什么特效药,能够缓解士兵的伤痛?
 三钱|清朝敷上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在看一些古代的武侠小说,或是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子。当一个人受伤以后,只要对着伤口撒一些白色粉末,就能够迅速起到止血结痂的作用,这便是深受古人追捧的金创药。在《三侠五义》这部小说当中,金创药更是行走江湖的必备物品。
金创药被普遍认为出现在清朝年间,那么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等到晚清时期以及民国时期,似乎很少有人主动使用金创药,更别提现如今的现代社会。它的消失不可能是毫无征兆的,肯定是有背后的原因所致,其实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三钱|清朝敷上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在史料当中有金创药的配方,它们分别为雄土鳖四钱,胆南星五钱,血竭五钱,螃蟹骨三钱,当归三钱,净乳香一两,口防风五钱,没药八钱,马钱子九个,龙骨三钱,南红花五钱,川羌活三钱,白芷五钱,升麻五钱,菖蒲三钱,川芎四钱。配方复杂且多,看着就让人头疼。但绝大多数药物,只要来到一个中药店,基本上都能找到,龙骨却是个例外。
龙骨并不是什么龙的骨头,在中医药书籍当中,对龙骨有着这样的定义:形似兽骨,粗大不一,呈现灰白色或黄白色,要么非常光滑,要么有纹理和裂缝。从文字描述中可看得出来,似乎是某种生物的骨头。古人经常将龙骨研磨成粉末,并将其制作成金创药,但突然在某一天,龙骨似乎就消失不见了,金创药也没人制作。
 三钱|清朝敷上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一名叫做王懿荣的官员有关。他出生于晚清时期,并在光绪六年考上了进士,做过国子监祭酒,对中国历史以及中医都有研究。等到了1889年的时候,王懿荣去药店买药,配方当中恰好就有龙骨。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底层百姓大多都没什么文化,自然无法窥见龙骨身上的端倪。可王懿荣看了这些龙骨,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些龙骨表面存在大量刻画过的痕迹,很显然这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古人随便刻画上去的,看起来似乎是某种记号。
 三钱|清朝敷上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消失了?看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王懿荣感到有些不太对劲,便花了大价钱将药铺里面的龙骨全部买下,带回家中仔细研究分析。事实证明王懿荣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些文字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符号,而是古代社会时期的某种文字,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甲骨文。
王懿荣发现这是古代时期的象形文字之后,便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量收购龙骨。从这时起,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原来龙骨是这么珍贵的东西。随着市面上的龙骨数量越来越少,以龙骨制造而成的金创药自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王懿荣称得上是中国甲骨文发现及研究的奠基人。这一发现,将我国发明创造文字的历史又向前推了好几百年,更加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外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大量西方人得知龙骨背后深藏传统文化之后,便来到我国民间开始大肆收购。因为它们开出的价格普遍较高,因此很多龙骨都这样流失海外,很难重新回到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