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伟国:“工匠精神”承生命之重,微世界里精益求精( 五 )

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团队曾收治过一位正读本科一年级小伙小张,才20岁的他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下肢重度缺血,先后在多家医院多次进行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手术。然而病情非但未能缓解,反而逐步加重,来到中山医院就诊时,4个半脚趾和外脚背已坏疽,持续、剧烈的疼痛折磨着他寝食难安。

按照传统诊疗流程,小张只能接受从膝上截肢,而一旦如此,刚刚踏入大学、对人生充满期待和梦想的他将终身残疾,不用说学成立业、今后建立家庭,就连生活自理都将成为一道难关。这对于他本人及其父母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针对他的情况,医生们精心制定方案,实行了干细胞移植,成功挽救了他的下肢,小张在休学一年后重新步入大学课堂。如今移植后已经4年的他情况稳定良好,并已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这样的成功案例给了患者希望,也让整个团队感到欣慰和骄傲。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董智慧教授都一再地为我们强调:“所有的创新研究,都应该要做到临床转化,其根本都是为了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挥多大效用,是他们始终关注的焦点。”。

据悉,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病人,6个月保肢率由60%提升到84%,16个月保肢率仍然保持在84%,48个月保肢率91.2%,42岁以前劳动力丧失率由34.8%降低至18%。或许,这些真实的数据最能够体现医生们艰苦付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这一个个成功的康复案例,也是他们最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