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二十六种病种的刺血疗法临证应用( 三 )


10.癫狂病:本病俗称武痴 , 此因痰火结聚 , 蒙蔽心窍 , 或因伤寒阳明热邪所致其症狂躁刚暴 , 登高而歌 , 弃衣而走 , 骂詈不避亲疏 , 不避水火 , 不知秽洁 , 日夜躁扰不宁 , 大便秘结 , 小便短赤 , 苔黄腻 , 脉滑数浮大 。
治则:豁痰开窍 , 安神宁心 。
取穴:人中、百会、涌泉、大椎、身柱、关冲、期门、神道、心俞、神门、内关、三阴交、劳宫、中冲 , 宜重刺或刺血 。 百会为百脉一宗悉至其会之穴 。 《资生经》则谓:“百会能治心疾” , 故以百会为主穴中之主穴 。 此外孙思邀十三要穴宜重刺或刺血 , 亦有良好的作用 。
11.跌仆闪挫:凡跌仆凝蹴闪歪 , 以致气血凝滞 , 局部疼痛肿胀 , 肌肤青紫 , 关节屈伸不利 , 致使气滞血瘀 , 筋脉络脉受阻而成本病 。
治则:舒筋活血 , 消肿止痛 。
取穴:以痛为输 , 天应穴散刺出血加拔火罐 。 胁痛加刺肝俞、阳陵泉;脊痛加刺人中、后溪、膏育;腰痛加刺肾俞、肾脊委中、尺泽刺血 。
12.小儿疮疾:因停食蓄乳 , 久则成疮 , 腹部胀大 , 青筋暴露 , 午后潮热 , 五心烦热 , 烦躁不安 , 大便稀搪腥臭或秘结 , 小便黄浊 , 舌苔浊腻 , 脉象濡数而细 , 指纹淡紫 。
治则:消疳理脾 , 化湿驱虫 。
取穴:四缝穴刺出黄白色粘液 , 足三里、公孙、脾俞、中腕、百虫窝急刺之 。
13.暴发火眼:此系风热相搏 , 血热上冲于目所致 , 目睛红丝缕缕 , 赤肿热痛 , 羞明沙涩 , 头昏脑胀 , 眼生黯障 , 心烦热渴 , 鼻燥唇干 , 小便黄赤 , 舌苔黄而燥 , 脉象浮数 。
治则:祛风泻热 , 消肿止痛 。
取穴:睛明、攒竹、鱼际、上星、耳尖、太阳、大敦、厉兑、足窍阴、内迎香、目窗、丝竹空、瞳子谬、大陵、肝俞刺之出血 。 两肩胛内缘红点挑刺之 。 耳后静脉刺血有良好效果 。
14.疔疮:本病多发于头面四肢 , 初起如粟粒状 , 呈现紫黑色 , 或如水泡 , 坚硬如钉 , 皮肤焮肿灼热 , 或疼痛痒麻 , 恶寒发热 , 如疔毒内陷 , 则见神识不清 , 躁烦眩晕 , 恶心呕吐 , 如发于四肢 , 则红丝上窜 , 称为红丝疔 。
治则:清热解毒 , 散瘀消脓 。
取穴:身柱、灵台、合谷、委中急刺之 。 按疗疮所在部位有关经脉 , 循经取穴 , 如生于大肠经部位取商阳、曲池等;生于胆经部位取阳陵泉、足窍阴等;如有红丝从四肢向躯干发展者 , 则从止点刺到起点 , 寸寸刺出恶血 , 并挑破初起疮头以泻毒邪 。 如高热神昏 , 此为毒邪内陷走黄 , 宜开窍护心 , 加刺人中、十二井出血 , 少海、神门急刺之 。 背部红点挑刺法亦有良效 。
15.喉病:凡喉痹、喉蛾、喉风等症、刺血均效 。 喉蛾生于咽喉一侧或两侧 , 状如蚕蛾 , 红肿疼痛;喉痹生于喉里 , 肿塞痹痛 , 水浆难入 , 吞咽困难;喉风发于喉间 , 咽喉焮肿而痛甚则肿闭 , 痰涎壅滞 , 呼吸不利 , 以上三症 , 均系肺胃积热 , 风火上扰所致 , 大抵喉症宜针刺血 , 最为上策 。
治则:清利咽喉 , 消肿止瘾
取穴:少商、商阳、鱼际、太溪、照海、金津、玉液、天容、少泽、合谷、关冲、中冲、少冲、尺泽、足窍阴、涌泉急刺出血 , 喉部红肿处刺血亦有良效 。
16.口腔糜烂:凡口腔颊部舌边上鳄等处 , 发生白色溃破糜烂 , 红肿疼痛发热 , 流涎粘稠腥腐口臭 , 拒食 , 精神躁扰 , 舌尖红赤 , 大便干燥 , 小便短黄 , 五心烦热 , 牙齿则中痛 , 苔黄口渴 , 脉数等痣
【肝脏▲二十六种病种的刺血疗法临证应用】治则:清热解毒 , 消肿止痛 。
取穴:少商、鱼际、商阳、地仓、颊车、合谷、内庭、隐白、公孙、承浆、金津、玉液、海泉、厉兑、廉泉急刺之或刺出血 。
17.舌病:凡木舌、重舌、舌强、舌卷、舌风、舌疮、舌无津液 , 如此之症 , 舌质深红 , 舌苔干燥或流涎腐臭 , 五心烦热 , 不思饮食 , 小便短赤等热象 , 宜急刺之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