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体检单上的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其他不被大家在意的问题,反而偷偷要人命!


「肝脏」体检单上的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其他不被大家在意的问题,反而偷偷要人命!

一直以来 , 我国都是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 所以 , 很多人十分关注肝脏健康 。
【「肝脏」体检单上的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其他不被大家在意的问题,反而偷偷要人命!】血液化验、B超等多种检查肝脏的手段都被列入了体检单 , 然而 , 不尽如人意的是 , 当检查单上出现一些“吓人”的名词时 , 我们却不知如何是好 。
这些“肝病”不用怕
1 肝脏钙化灶
肝脏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 , 这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 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而形成瘢痕 。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刘畅医生介绍 , 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 , 也很少继续发展 ,一般没有症状 , 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 所以无需治疗 。
不过 , 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 , 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而直径超过3cm的钙化灶 , 不排除是转移到肝区的癌组织 。
所以 , 如果钙化灶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之一 , 建议进一步检查辨别 。
2 肝血管瘤
血管瘤在全身各个部分均可产生(包括皮肤) , 它是指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 临床病例中以肝脏最为多见 。
但它并非肿瘤!
血管瘤较小且无症状时 , 一般无需治疗 , 也不需要用任何药物 。
当血管瘤超过5厘米或多发总面积超过5厘米 , 以及靠近肝脏边缘、生长速度较快时能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即可 , 通常可以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介入微创等治疗方法解决 。
3 肝囊肿
囊肿一般指的是有液体存在的肿泡 ,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 , 其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
发生在肝脏的囊肿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 , 全球患病率仅为4.5%~7.0% , 其中约95%的人不需要治疗!
肝囊肿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 前者较为危险 , 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后者更加常见 , 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
这些指标要当心
除了上述不用太过担心的疾病名词 , 我们平时更应该重视哪些肝脏指标呢?
1 转氨酶升高
很多人都知道“转氨酶升高”不是什么好事情 。
不过 , 我们平时看肝功能化验单时 , 往往很难直接找到“转氨酶”三个字 。
其实啊 , 有可能是它们换了个名字藏起来了 , 比如 , 谷丙转氨酶(ALT)在化验单上可能叫做“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谷草转氨酶(AST)则被叫做“快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如果您记不住这一长串的字符 , 那么 , 记 住“ALT”和“AST”这两个简单的英文名字也可以 , 它们代表的就是转氨酶 。
在医学中 ,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都属于转氨酶 , 尤其是前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中 , 它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 一旦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 , 它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
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水平应在0~40U/L之间 , 如果超过40U/L , 就要小心肝脏疾病了 。
不过 ,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过于劳累、食用大量油腻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 , 也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
所以 , 发现自己转氨酶升高了 , 及时找医生检查、答疑解惑 , 才是最好的“让心中石头落地”的方法 。
2 甲胎蛋白升高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 , 是目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 , 简单又实用 。
一般来说 , 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 , 大概需要5年时间 , 这个过程中 , X光片、B超等普通的手段并不能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