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血液科TB】初治不伴高危因素CLL:最佳方案探索之旅( 二 )


奥妥珠单抗(Obinutuzumab)是新型CD20单抗 , 其经过基因工程修饰作用使ADCC等抗肿瘤作用较利妥昔单抗增强 。 CLL11临床试验在老年、身体状态欠佳的CLL患者中 , 比较了两种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G]、利妥昔单抗[R])分别联合苯丁酸氮芥(Clb)对照苯丁酸氮芥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 。 奥妥珠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组(G-Clb)无论在ORR还是CR上均优于R-Clb及Clb单药 , 在PFS与OS上也优于Clb单药组 。 长期结果更新提示G-Clb组的OS较R-Clb组仍有提高[5] 。
【医脉通血液科TB】初治不伴高危因素CLL:最佳方案探索之旅
本文插图
图4 G-Clb组的缓解率以及OS均高于R-Clb组 。
新药靶向治疗时代进展
随着BTK抑制剂在CLL治疗中显示出的疗效优势 , 其在一线CLL患者中的研究首先在老年、不伴del(17p)的人群中展开 。 RESONATE-2临床试验[6]评估了伊布替尼对照苯丁酸氮芥对269例65岁以上初治CLL患者的疗效 。 伊布替尼组ORR率、PFS率均显著优于苯丁酸氮芥组(ORR:92% vs 36% , 2年PFS率:89% vs 34% , P均<0.0001) , 2年OS率与5年OS率也明显高于苯丁酸氮芥组(83% vs 68%) 。
【医脉通血液科TB】初治不伴高危因素CLL:最佳方案探索之旅
本文插图
图5 Resonate-2研究:伊布替尼组较苯丁酸氮芥组PFS、OS延长
接着靶向治疗在老年患者中进一步和BR方案进行了比较 , Alliance(A041202)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183例接受BR方案治疗 , 182例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 , 182例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IR)治疗 。 BR组2年PFS率为74% , 低于伊布替尼单药组(87%)及IR组(88%) , 而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 中位随访38个月 , 三组之间OS无显著差异[7] 。
虽然Alliance研究中IR组与伊布替尼单药组的PFS无差异 , 但在另一项比较伊布替尼与IR方案治疗206例CLL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发现 , IR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骨髓MRD阴性率都高于伊布替尼单药组 , 至CR和BM缓解的时间也更短 。 因此 , 在伊布替尼基础上加上利妥昔单抗可以使肿瘤清除更快 , 缓解程度更深 , 对于希望更快缓解的患者 , 可以考虑伊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8] 。
那么在年轻患者中 , 对于不含高危因素的CLL患者 , 靶向治疗和免疫化疗的疗效相比又如何呢?E1912试验[9]结果告诉我们 , 在年龄≤70岁且无TP53基因异常的患者中 , IR方案疗效优于FCR方案 。 中位随访48个月 , IR组PFS、OS均较FCR组延长(PFS:HR=0.39 , P<0.0001;OS:HR=0.34 , P=0.009) 。 但在IGHV突变的患者中 , IR组与FCR组的PFS无显著差异(HR=0.42 , P=0.086) 。
在不良反应方面 , FCR组3-5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4% vs 23%)、贫血(12% vs 3%)、血小板减少(14% vs 3%)、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6% vs 2%)和感染(8% vs 5%)的发生率高于IR组 , 但接受IR方案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房颤(3% vs 0%)、高血压(7% vs 2%)和腹泻(3% vs 1%) 。
【医脉通血液科TB】初治不伴高危因素CLL:最佳方案探索之旅
本文插图
图6 总体人群中IR组较FCR组生存延长 , 在IGHV突变亚组中两组PFS无差异
在如今的靶向治疗时代 , 免疫化疗是否可以被完全替代了呢?两种治疗方案在用药周期、便利性、不良反应方面各有利弊(见表1) , 而且对于不伴高危因素 , IGHV突变的CLL患者 , 两组治疗方案的PFS并无差异 。 因此对于CLL患者选择长程治疗还是固定疗程的免疫化疗 , 可以依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考虑不同毒性谱的耐受性 , 与患者讨论决定[10] 。
表1 免疫化疗和靶向治疗在不良反应、用药周期、便利性方面的比较
【医脉通血液科TB】初治不伴高危因素CLL:最佳方案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