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临床生化检测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与处理策略


作者:覃俊龙 张秀明
单位: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
[环境污染]临床生化检测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与处理策略
本文插图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是指生化分析仪、校准品、试剂和检验程序的组合 。 国外实验室多采用配套(封闭)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进行检验 , 即生化分析仪、校准品、试剂和检验程序形成固定组合并经FDA批准配套使用;国内使用配套检测系统的实验室虽逐年增加 , 但出于成本控制等原因仍有不少实验室在生化分析仪上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校准品、试剂和检验程序组成自建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进行检验 。 经FDA批准的配套检测系统厂商都有严格的控制携带污染措施 , 并进行了全遍历交叉污染评估 , 能有效控制项目之间的携带污染 。 但自建检测系统或在配套检测系统上增加新的检验项目 , 实验室很难进行项目间的全遍历交叉污染评估 , 项目间的携带污染难以达到有效控制[1] 。 此外 , 测试项目增多、仪器设计中加样量的减少、各类体液样本的应用、不同抗凝剂的使用等都可能使样本携带污染发生新的变化;国内部分实验室未按照制造商建议进行有效的预防性维护 , 甚至为了降低成本 , 造成主要元部件超寿命使用 , 也是自动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存在或增加的重要原因 。 因此 , 控制携带污染仍然是现阶段提高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任务 。
[环境污染]临床生化检测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与处理策略
本文插图
一、携带污染的定义 携带污染(carry-over 或 carryover)是指由测量系统将一个检测样品反应携带到另一个检测样品反应的分析物不连续量 , 由此错误地影响了另一个检测样品的表现量 。 某一生化检测从加样开始至反应结束、清洗完成的任意过程中残留的任一物质(可以为生物样本 , 也可以为试剂或混合反应液)通过仪器硬件(包括但不限于试剂针、样品针、反应杯、搅拌杆、管路等)被携带到下一个生化检测反应中 , 参与反应和/或影响反应进程 , 并导致检测结果显著偏差的过程 。 生化分析仪的携带污染不可能完全避免 , 只有当这些反应残留物对下一个反应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 , 超过实验室预设的分析质量标准或影响患者临床结局时 , 才被定义为携带污染 , 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 当这样的携带污染发生在两个特定的检测项目(试剂)之间时 , 也被称交叉污染(cross contamination) 。
二、携带污染的来源 1.试剂成分间的直接影响:前一个测定试剂中直接含有后一个测试试剂所要测定的项目, 例如:AMY的试剂1(R1)试剂中含有Ca离子(酶活化剂) , 当某样品检测AMY和Ca项目时 , 顺序是先AMY , 后测Ca 。 因吸取过AMY的R1试剂针上可能沾有残留的R1试剂 , 当R1试剂针再吸取Ca试剂时 , 会引入AMY的R1试剂中含有的Ca离子 , 这样对Ca项目的检测结果可能造成正误差 。 常见试剂成分间的直接影响有:(1)GLU(氧化酶法)、TP与ACP试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钾(K+ );(2)ChE、CHOL、GLU(GOD法)、UA(尿酸酶法)、LD(IFCC法)、HBDH(DGKC法)等试剂中含有磷酸盐缓冲液;(3)CHOL、TG试剂及HDL-C试剂中含有胆酸钠;(4)ALT(IFCC法)、(AST)(IFCC法)试剂中含有高活性的LD 。 以上试剂的成分分别会对K+(紫外酶法)、磷(P)、总胆汁酸(TBA)及LD的测定结果形成干扰 , 造成交叉污染 。
2.试剂成分间的间接影响:试剂成分参与反应 , 上一个试剂中含有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相互作用 , 因而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果 。 例如:Mg2+测定试剂的络合剂也能与铁(Fe)结合 , 影响铁与铁络合剂的结合;直接胆红素(D-Bil)重氮法试剂与Mg2+试剂中含有EDTA , 均能与Ca结合 , 从而影响Ca的测定;以甘油作为酶保护剂的试剂 , 会对TG的测定带来干扰;钙(MTB法)试剂对K+有负干扰;CHOL试剂中含有胆固醇酯酶 , 可水解胆固醇酯形成游离胆固醇 , 对游离胆固醇测定造成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