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反复高热、呼吸困难,一周就转危重症!想活命,只有一条路…”重症新冠患者经历了什么?,“入院后病情恶化( 二 )


气管镜检查是传染风险极高的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 , 患者气道完全开放 , 医务人员必须近距离接触患者呼出的气体 , 这个检查是对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操作者心理抗压能力和操作娴熟程度的双重考验 。 孙兵决定 , 亲自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 , 一句“我来吧” , 将同事们挡在危险之外 。
术前准备就绪 , 麻醉后缓缓送入气管镜 , 操作如行云流水 , 手法果断、轻柔、熟练 。 检查气管各段情况 , 并留取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 。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护理难度很高 , 来自朝阳医院的呼吸治疗师袁雪认为 , 老方呼吸治疗的工作需要连续的床旁工作来完成 , 因此牵头组建了呼吸治疗小组 , 小组的成员都来自佑安医院外科监护室 。
组长袁雪给大家罗列了老方呼吸治疗方面的工作内容 , 起初是在床旁教学 , 规范化操作流程 , 下班之后讲解理论知识 。 之后每天制定不同的呼吸治疗方案 , 不断监督、复盘 , 督促大家提高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水平 。
眼看治疗越来越顺畅 , 但老方的病情还是较为危重 。 因为肺部感染中 , 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的急性右心功能衰竭 , 肺动脉最高达90mmHg 。 主管医师马上调整治疗方案 , 保证循环稳定基础上进行液体负平衡 , 并在每日给老方进行超声心动检查 , 检测肺动脉压力 。
老方是个体重超过200斤的患者 , 医生需要每天给他进行俯卧位通气 , 翻身则是个庞大的“工程” 。 大家将每次翻身安排在交接班的时间 , 在这个需要10人合力进行的体力活中 , 有人负责翻身 , 有人关注他身上各种插管 。 在监护室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 , 每天给老方翻完身大家都是一身汗 。
医师报▲反复高热、呼吸困难,一周就转危重症!想活命,只有一条路…”重症新冠患者经历了什么?,“入院后病情恶化
文章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撤除ECMO , 老方快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 , 经过抗感染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 老方肺功能慢慢恢复 , 氧合逐渐好转 , 在下调血液流速的情况下 , 能维持较稳定的氧饱和度 。 孙兵带领的佑安医院C8监护室医疗团队开始为了更高的目标--撤除ECMO做准备 。
为了评估老方肺功能恢复情况 , 团队在3月12日开始试着将ECMO氧源夹闭 。 刚维持了2个小时 , 老方就出现呼吸费力 ,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 但氧分压却没有显著下降 , 这说明他的肺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 , 二氧化碳交换存在问题 。 尽管过程并不顺利 , 但氧分压能维持已经给了医护人员很大信心 。
第二天 , 医护人员将氧源夹闭时间延长到3.5小时 , 二氧化碳分压没有出现持续升高 , 但是老方还是有呼吸费力的情况 , 经过与市级专家组讨论 , 为了老方安全 , 专家组重新恢复了ECMO的氧供 。
又过了一天 , 生命体征稳定的老方迎来了治疗的关键时刻 。 上午9点 , 大家给老方夹闭了ECMO的氧源 , 而此时呼吸费力的情况却比前两日有了明显减轻 , 潮气量也比之前有了增加 , 血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一直维持正常水平 。 当天下午 , 大家做出撤除ECMO的决定 , 并做好出现意外再次插管的准备 。
在所有医护人员努力下 , 维持了28天的ECMO终于成功撤除 。
医师报▲反复高热、呼吸困难,一周就转危重症!想活命,只有一条路…”重症新冠患者经历了什么?,“入院后病情恶化
文章图片
医生在床旁监测老方的生命体征
听郭德纲相声 , 老方笑了撤除ECMO后的老方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中 。 由于昏迷了1个多月 , 他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受到影响 , 神志清醒后 , 他的四肢不能运动 , 频繁呛咳 。 重症专家组联系天坛医院神经康复科的专家进行会诊 , 初步排除脑血管病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 。 医院还特意为他采购了一台康复训练仪 , 帮他进行功能锻炼 。
这时的老方神志一直比较淡漠 , 家人给他送来视频音频播放装置 。 尽管大部分时间老方面无表情 , 也不能跟人说话 , 但是在听到郭德纲相声时 , 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段忠辉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 , 老方能够get到相声中的笑点 , 说明他理解了相声中有趣的表述 , 他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