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想努力,晚上只想刷手机,想戒又戒不掉,该怎么办?( 五 )
坚持了段时间,就成了固定流程,吃饭后背单词变得像起床后刷牙一样自然。
当学习变成了一件规律性的事情,整个流程就神奇的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提醒,自律。
切记,不管中途有什么事情打断,先把这套流程做完,不要轻易中断。
第六步:设立奖励机制,延迟满足。
简单说就是,你特别想干什么事儿,先别干,等完成学习任务,再把这件事当作奖励,满足自己。
比如特别想买一个什么东西,先别买。给自己规定一个学习任务,完成了再买。特别想去哪里玩儿,先完成任务,再去;特别想打游戏,坚持学3个小时候后,再玩,等等。
第七步:任务清单,提醒你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有时候,你明明想学习,但是不知道干什么,这也想学,那也想学。一纠结就是半天,手机突然发来一个消息,拿起来看看。
完了,不知不觉又开始刷手机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你需要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而不是临时去决定。提前一天安排好任务清单,第二天无脑执行就是了。
某个周末的日程表,安排得明明白白PS:学习的时候,把桌面收拾干净,屏蔽一切可能干扰到你的因素。
富兰克林说:人生的幸福,不是由于很少碰到的大机会产生的,而是由于日复一日自我精进的积累中产生出来的。
少刷一点点手机,就多一点点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再送你三句话:
1.“想法和好的结果之间,隔着执行力这条沟,跨过去,你就是王者”
2.“时间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3.“日益努力,而后风生水起。明日已来,始于现在。”
此外,我给你准备了超级实用的学习资料。
关注我的公众号 免费领取: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直接回复:回复:领取时间管理和高效学习秘籍,让你做事效率提升5倍! 回复:领取可落地的赚钱小项目,每天多赚100块钱 回复:免费获取豆瓣top高分好书,充实你的业余生活,悄悄变厉害 回复:教你通往高收入之路 回复:领取“PPT+PS+简历模版”大礼包,秒杀职场!
■来自的网友回复
你成绩差,就是因为你只会被动接受
你成绩差,就是因为你只会被动接受。而且你不仅学习差,将来你还会工作差、心态差、收入差。
我没有危言耸听。
如果你像我之前一样,每个周末都要坐火车去太原上课,看多了各类乘客的刷微信、刷头条、刷朋友圈的行为,或许你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尤其现在这些手机app,为了流量、留存、转化、挣钱,不惜一切代价。
之前了解到,今日头条等一些新闻载体app采用机器算法,自适应匹配用户的阅读习惯,主动推送相关类的文章和视频。而恰恰是这个功能,让人们越来越懒,懒的不仅是手脚,更多是脑子。
某一天我上完课,准备入睡前来一段郭德纲催眠,便打开了今日头条。殊不知这一看就看到了凌晨三点半,而且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第二天醒来,浑浑噩噩,只记得当晚每当看完一个视频就被推送下一个,根本停不下来,笑呵呵间樯橹灰飞。那种感觉如吸鸦片,享受吸食短暂的时醉生梦死,醒来后觉得恍如隔世。
清醒之后,我便删了今日头条。
我怕自己意志力不足而被迫的被这些软件侵蚀了时间,所以同时被我戒掉的还有:朋友圈、微博、qq空间、快手、秒拍、斗鱼直播、熊猫直播。我身边的人知道,我从不刷朋友圈。
而且,我也尽可能的避开有这些习惯的人。
现在的人很多都是活在朋友圈的。TA的知识体系建立在10w+爆文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等你优秀了,你的女神早跟别人睡了”、“要学好好说话,先要学不说话”、“你的努力不过是努力白费“、“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
你被动接受着以为是正价值观的东西,却不知这像鸦片一样让你越陷越深。
我可以接受当你疲惫时只图一乐的需求,却无法理解朋友圈称为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
所以,我们太习惯与去被动接受。我们习惯刷微博时机器给我们推送的一条条关联阅读,却不愿意主动输入关键词搜索我们自己需要的;我们可以像个傻子一样一刷三个小时的手机,却不愿意停下来思考。
毕竟,”动脑子太累了,“。
所以,貌似学习差、收入低也就这样被解释了。
那我们究竟为何会养成这样一种只会”被动接受“的习惯?
怪罪机器?还是怪罪自己的习惯积累?
上学时,我们就只会听老师讲。放学时,我们就只会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哪一刻会主动拿起书本去探索自己的问题?我曾在无数次公开课和文章中讲到关于高三复习必须要有自己的节奏,换来的都是一句“老师,我们没时间”。没时间?那我那些qq空间点赞哪里来的?!
不过,我现在也不讲了。
大家都是听完后一时热血,但坚持不来几天。少数能听懂并且坚持做下来的,早已经受益并且脱离“学习贫苦户”。
其实我们这些成人也一样,如果没有自己的节奏和主动探索,我应该现在还守着济南那个小破学校为招生招工犯愁。
2年前和我一起干学校的同事,前几天还向我抱怨返点太高到机构已经干不下去了,怒喷这个时代为何如此般残酷!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残酷的,犹太人百年前提出的“二八原则”到了如今已经变成“0.2和99.8”.而你,又想成为那百分之几?
其实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遗憾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我当时肯花多点心思在学习上,现在找工作或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高一高二那会但凡肯抽多点时间背多些单词古诗,公式定理,那么高三的我是不是复习起来没那么的辛苦?”
但当时的你一定不是这么想的,当时的你享受着此时的开心快乐,可能很多人说,人生要享受当下,但是开心了快乐了,后来就后悔了遗憾了。
现在的学生学不下的理由太多了,究其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连想都不想,何来的行动?想了也没有定力坚持,毕竟现下诱惑那么的多,给你再多方法都不敌你的一句“我不想努力”。
接下来说几个方法给“你想”的同学:
①理由
拒绝借口,欺骗自己,给自己一个学习的理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有句话说“人是有惯性的,只要是当前学的东西有用,有了学的理由,一旦沉下去学,很容易从知识中找到乐趣。”
②目标
如果设定的学习目标过高无法实现就是在冒险,就会起反效果。使人厌烦容易放弃,可以给自己定小目标,在某个阶段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才有学习的热情,实现这些目标,你就有成就感。
③兴趣
我从我的学生了解到,有很多单科成绩很好的原因都是因为有兴趣,对历史有兴趣,了解古今历史文化,喜欢探究生活中关于物理的现象等等,有想就去学,兴趣是人的老师,学习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下手。
④奖励机制
达成了目标或者是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奖励,满足自己。对自己进行肯定,自我鼓励,使自己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
⑤坚持计划
每天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然后可以根据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增量。比如很简单的,今天计划是复习一道错题,第3天的时候可以增加到两道,心血来潮一天完成过多的任务,会提前透支大脑的满足感,而且你的身体更容易感到疲倦,计划易败,所以不要一时兴起。
⑥此刻就行动
“我现在心情不好,一会儿再学。”或者是“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学物理。”各种千奇百怪给找自己开脱的理由,实际上,你所谓在等待合适时间的时候,就是想暂时逃离你当下做的事情。所以不要拖延,从此刻开始。
⑦21天法则
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是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分为三个阶段:
1、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2、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3、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21天就能形成好习惯,但前提是行动过,坚持过。
以上几个小方法送给想改变的你,记住:一定要坚持!
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们的准高三生又离高考进了一步,希望同学们在最后不到两百天的时间里,努力加把劲,取得好成绩!或者有什么不懂可以关注私信我,老师很愿意帮助大家。
■来自的网友回复
这的确不怪你,因为手机呢,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
它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上瘾的。
手机都把我们惯成了什么样子?首先,「高刺激」的状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我们开始习惯让自己多任务并行。
以前的车马,很 tm 的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先写个一年半载的信,再酝酿个一年半载的暧昧,好不容易表白后又要拍个一年半载的拖,最后终于步入婚姻的二手房,你的心智也差不多消耗够了,算算沉没成本,也得一起好好过日子了。
但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的降低了我们抓取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不知不觉,传达信息不再需要靠信鸽和邮车,获得娱乐不再需要靠电视和磁带,而我们,也习惯了用一台手机,就能做到越来越多的事。
所以你一边泡脚,一边刷抖音,一边学习,一边听歌,一边追剧,一边嗦粉。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是你无法分心去做的,那估计就是在王者峡谷里了……
那么问题来了,多任务并行,是不是真能提高你的效率?
这么跟你说吧,我小时候喜欢看少儿频道的鞠萍姐姐,还喜欢看隔壁星空卫视的哪吒传奇,而且这两个台还在晚上八点同时播。
给我气的。
害,这能难倒我柴可夫斯基吗?
于是我就拿着遥控器隔三分钟就换一次台(为啥是三分钟呢,因为我验证了三分钟是我能还原的断片剧情的极限)自以为这样能一心二用,同时看两个频道。
结果我发现,虽然我能勉强看懂两个电视台的剧情,但我完全没有享受和沉浸在我最爱的动画片里。我的认知力全部集中在了“切换”上去。
既然这样我牺牲每天放学后唯一的 1 小时看电视时间,还有啥意义啊,我摔。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所谓的“多股信息汇入”欺骗,认为只要能持续接收,同时接收,多段接收信息,就是赚到的。
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生存机制,会天然地让我们追求高获得和高回报感的东西。
但事实上,“一心二用”是不存在的。认知脑科学已经证实,人脑加工处理信息的机制决定了——任务不能并行,只能切换。
*你看那些仿佛在同时干着两件事的人,只是他们的切换速度够快而已。
据美国 Basex 公司的测算:一名普通职员每天在工作中,平均会被打断 70 次。这至少会造成 2.1 小时被浪费在「切换」的过程中。高频快速的切换,带来的是认知资源的浪费,让大脑运转越来越停滞。
还有一点,是我们逐渐习惯了AI来代替我们思考。互联网的创立人之一Leonard Kleinrock,在互联网 50 周岁之际,他的观点却是:
「我们正在失去思考的能力」。
的确是这样的。
「互联网上、电脑里、硬盘里的东西,都不在你的大脑里,这样,等你开车、洗澡时,因为它们不在你的大脑里,你就没法利用它们来进行思考,没法通过它们组合出新的东西。我们思考的能力正在被夺走。」
我点完外卖没事也会想想,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还是替代了我们的大脑?
(这是个装X的大数据哲学问题,有必要@一下狄德罗)如果你在放下手机后感觉无所适从,枯燥无味,那很可能是你的思考能力被手机所掠夺,感知能力被手机所封锁了。
此刻,它对你来说,几乎就相当于你的外置硬盘大脑。
信息泛滥,让人的持续专注力普遍下降了。微软曾经做过一个调查,2000年人们的持续专注力还有12秒,2015年只有8秒了。嗯,我猜,2019只有5秒了。
- [抑郁]越努力越抑郁了,产生迷茫感,先停下来:做这三方面的思维改变
- 「衰老」女人若不想老得太快,常用3种药材泡水喝,可以帮助延缓衰老
- 技术@共同努力,检验之路会越走越宽!
- 「美食与点心」原创 疫情待家也不想做菜?教你十分钟搞定的美味家常菜,懒人轻松做
- 『甘油三酯』医生提醒:血糖高的人不想血管破,要远离"两白"、常吃"一物"
- 『四棱豆』女性不想过早衰老,多吃3种食物,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 传染病■“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去”,医护人员最后的嘶吼,美国骗局被揭穿
- 【文汇网】不想上班,不想开学甚至不想与人打交道怎么破?面对这些心理杂音,要习惯“打怪升级”
- 美食与点心:下班回来累到不想做饭?学会这道偷懒神菜就够了,简单又美味
- 『杨颖』杨颖爆红不是没道理,身材好且时尚,你们没有看到辣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