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焦点』春日的蔬食,特别妙


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窗外春光渐暖 , 微风肆意吹拂树叶 , 不断发出「沙沙」的声音 。 下楼推门 , 屋内屋外是两个世界 。 温度升高 , 时光稍纵即逝 , 春日蔬食岂能错过?
马兰头
键盘里敲下「马兰头」 , 蓦地想起童年里和姐姐妹妹跳皮筋 , 有句歌谣:「一二三四五六七 , 马兰开花二十一 。 二五六 , 二五七 , 二八二九三十一 。 」
马兰头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野菜 。 坝子坡上 , 菜畦边缘 , 到处都是荠菜、蒲公英和马兰头 。 这些植物不妖娆、不艳丽 , 绿油油的 , 看上去却很养眼 。
『博闻焦点』春日的蔬食,特别妙
本文插图
关于马兰头的由来 , 明人王磐的《野菜谱》里记载 , 马兰头原名「马拦头」 , 田野路边丛生的马兰头会阻碍马的通行 , 故民谣有「马拦头 , 拦路生 , 我为拔之容马行 。 」疯长的马兰头最多能长到七八十厘米高 , 真真正正地能拦住马呀 。
江南一带的人们喜食野菜 , 且把马兰头吃出了花样 。 这种野菜要食其顶端的嫩芽 , 叶子碧绿 , 采回来 , 篓子里飘着清香味儿 。 清水冲洗一遍 , 趁其鲜嫩 , 要及时食用 。 常见的吃法 , 温水汆烫 , 把干丝切得细长细长 , 滴些麻油 , 凉拌最佳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马兰头「南人多采汋晒干为蔬及馒馅」 。 可见马兰头包包子或水饺味道也挺好 。
除了凉拌 , 南京人多拿它加白糖炒着吃 。 做蹄髈、肉圆时 , 用马兰头做盘底 , 增其鲜味 。
『博闻焦点』春日的蔬食,特别妙
本文插图
马兰头入夏开花 , 花似菊花 , 呈紫色 , 所以马兰头也叫「紫菊」 。
开花后的马兰头 , 就不好吃了 。
苜蓿
苜蓿 , 也叫金花菜 , 上海、常熟一带 , 俗称「草头」 , 江苏部分地区称为「秧草」 。
苜蓿自汉朝传入中国 , 已经几千年了 。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俗嗜酒 , 马嗜苜蓿 。 」可见苜蓿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稀罕的植物 。
我一直认不清苜蓿 。 上周在菜市场 , 蔬菜摊上 , 除了红椒和杨花萝卜 , 入眼的全是绿油油的蔬菜 。 看见一堆青绿配着浅绿的小叶菜 , 似圆形 , 也像心形 , 我问 , 这是不是豌豆苗?
店家大伯抬头看一眼:苜蓿 , 草头 。
『博闻焦点』春日的蔬食,特别妙
本文插图
采摘草头的最佳时间 , 是每天早上天亮到九点钟之前 。 太早了露气过重 , 太阳大了 , 叶子又会蔫 。
草头的常见吃法 , 倒是与豌豆苗相似 。 热锅热油 , 喷些白酒 , 快速翻炒 , 盛盘之前 , 再撒几粒砂糖 , 提味提鲜 。 吃的时候蘸些盘底的汁 , 清鲜香甜 。
第一次在餐桌上见到草头 , 是其作为陪衬 , 压在盘底 , 上面堆着几尾河鲀 。 春季河鲀肉极鲜嫩 , 红烧之后 , 用汆烫过后的草头打底 , 一来配色增添食欲 , 二来解河豚之鲜腻 。
吃完一整条河鲀 , 剩下的草头上沾满了河鲀的汤汁 。 泡饭、下酒俱佳 。
草头圈子是上海的名菜 。 圈子和草头 , 简直是世间最搭配的灵魂伴侣 。 圈子 , 也就是猪的直肠 , 细细追究 , 不可细想 , 怕耽误了大家的食欲 。
『博闻焦点』春日的蔬食,特别妙
本文插图
为什么这道菜不能用猪大肠呢?因为大肠内壁略薄 , 炒过后缩水太厉害 , 弯弯曲曲 , 不能成形 。
草头圈子是杜月笙的最爱:
「迭个好吃 , 吾伲老头子最喜欢吃这口!」
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