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初学隶书的基本功:从一个多余的点画说起( 三 )


书法|初学隶书的基本功:从一个多余的点画说起
文章插图
书法,从本质上说是一门附生性的艺术,附于汉字而生的艺术。我们称赞某人的书法很漂亮,总说“他写得一笔好字!”——“好字”首先得是字。
离开汉字的字形去讨论笔画线条的质感、墨色润枯的节奏、占格布白的视觉效果是毫无意义的。字形一错,便成画符。写的都不是汉字,哪儿还有书法可言?
临摹古代遗传的书法作品,我们其实是要进行两重学习。这第一重是要理解那些古文字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意义。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早期历史来说,我们走进它的快捷方式就是保存至今的古文字符号。
钱穆先生论述殷商史(《国学大纲》),特尔奥多·蒙森研究古罗马史(《罗马史》),克柳切夫斯基探寻古罗斯的历史(《俄国史教程》),他们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无一不是各民族遗留的古文字。
文字的发明本是为了记录事实,表达意义。可人天生都有爱美之心。发明了这些表达意义的符号,我们总希望能把它写得漂亮一点儿,于是在对美的追求当中,便产生了文字符号的第二重意义,即审美的意义。
所谓书法,它最初也就是一种能把文字符号写得更美的书写技巧。这种书写技巧同文字符号的文化意义是不可截然分离的。就好比前文中我举例邓散木先生临写的那个“休”字:它的线条质感没有问题,但笔法就是不对。
因为笔法的要求首先是准确地表现字形。字形的理解一旦错了,笔法的运用就会南辕北辙。
具体到隶书来说,它的产生本是出于古人加快书写速度的实际需要。为了加快书写,人们改造了篆书的线条,变曲线为直线,变尖锋行笔为尖锋、侧锋互用,文字的基本笔画也从篆书的一笔演变为隶书的三笔。
笔画一旦改变,偏旁部首的形态必然随之发生变异。而偏旁部首的形态变异了,组合成字的时候,结构原理自然要与篆文有所区别。
经过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之后,汉字终于走出了篆文那种原始的象形的阶段,而成为隶书这种更加抽象的语言符号。
所以,要真正地理解隶书,我们就必须追根溯源,一方面厘清字形隶变的历史过程,正确书写隶书字形并理解它背后的文化涵义;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这种隶书字形的书写方法同它的母体即篆文书写的继承与创革。
这些年来,我也勉强算是花过一点功夫,临过一点汉碑。我把自己临习汉碑的所得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写成了一套新的线上课《晋公子隶书初级教程》。
书法|初学隶书的基本功:从一个多余的点画说起
文章插图
在这套课程已近写就的时候,我愿将它分享给喜欢隶书的朋友。如果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微末的帮助,那便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书法|初学隶书的基本功:从一个多余的点画说起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