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刘邦出身草根,最终坐上帝位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手下的扶持和运气。他一直被认为是没什么文化的粗人,据说,他曾经对太子刘盈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人们觉得刘邦文化不高,像个“文盲”,可正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刘邦没留下什么诗词歌赋,仅仅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两首被人们所熟悉。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有人说,著名的“文学爱好者”乾隆写 的4万多首诗还没有这两首出名!要知道,乾隆活了88岁,平均下来一年就要写454首诗,这好比每天都有一首“佳作”问世,心情好的时候还得多写几首。
乾隆作品的数量简直堪比《全唐诗》,这一个朝代的诗歌都让乾隆给比下去了?然而,有意思的是,人们却总是批评有文化的乾隆写的是打油诗,却对刘邦的两首诗好评满满。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位皇帝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刘邦短短3、4句的诗,为什么却可以这么有名,还流传了2千年呢?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大风歌》的由来
刘邦登基称帝之后,经过了沛县,一时想念家人和乡亲,于是,在沛县的行宫召集父老乡亲一起喝酒。席间,刘邦酒酣耳热,拉起了120个沛县的青年,兴奋地教他们唱起歌来。想到抗秦时的不易和楚汉相争的胜利,刘邦心里高兴,喝得格外尽兴了,竟然醉了,还作起诗。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筑声鸣鸣,歌声朗朗,在欢乐、不羁的气氛中,刘邦的一首《大风歌》就这样问世了。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鸿鹄歌》的背景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为征讨英布,增添了新伤,这让他身体越发不好,病情逐渐沉重。在生命的终点时,他本来打算立性格更像他的刘如意做太子。
谁知道,太子刘盈竟然请到了秦朝末年四大有名的隐士“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来协助自己。刘邦在病情的抑郁情绪更加沉重,他觉得刘盈的羽翼丰满,自己已无力打压,甚至了完全无法左右和动摇太子的位置了。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心酸无力的情况下,刘邦临终前又作出了名篇《鸿鹄歌》,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和日薄西山的无力和无奈。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由此可见,刘邦的作品不多,但是都十分感人,又贴合人物身处当下的感情。有的人可能会问,刘邦的诗歌是不错,但是,怎么就有人觉得这两首诗歌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刘邦因为年轻的时候家里困难,再加上秦朝禁学,所以,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再加上,他年纪最小,又贪玩,就这样讨厌起了学习。不过,随着年龄的发展,刘邦开始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看过了秦始皇巡游,刘邦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了梦想。
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和卢绾成年之后,曾经一起读书,两个人关系很好。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刘邦不是一点文化底子都没有的,还是认字的。到了后来,为了考亭长,刘邦更是要刻苦学习各种法律条文,文化底子就更扎实了。
刘邦临终前写首诗,短短4句却流传2千年?比乾隆写的4万首强多了
文章插图
根据《汉书》记载:“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刘邦虽然没啥文学天赋,但是性格开明通达,擅长谋略,能听得进去意见。他的身边有文化的人也很多,长此以往,为了更好地处理政务和指挥群臣,刘邦自然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