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引言:《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都是肉食主义者,用鲁智深的话来说就是"牛肉狗肉但有便吃"。在众多肉类中最受好汉们欢迎的是牛肉,二斤熟牛肉,一壶烫白酒,往往能让好汉们大快朵颐。羊肉是好汉们用来招待贵客的佳肴,恐怕也只有及时雨宋公明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文章插图
相较于牛羊来说,猪肉就显得很落寞了,它往往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宴饮上的。那么在今天深受我们喜爱的"二师兄"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呢?古人是否喜爱吃猪肉呢?
一、 宋代以前,祭祀用较多
在商周时期,猪、牛、羊、马、鸡、狗被合成为六畜,它们都是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动物。我国养殖猪的历史很悠久,汉字家在甲骨文中就是房子里面住着一只猪的形象。在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先民养猪的痕迹,在现在南方的某些山村里还流行着楼上住人,楼下养猪的住宅。
《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与猪相关的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曾子杀彘了。彘和上文提到的豕都是二师兄的别称。为了言传身教,把诚信这种品德教给自己的孩子,曾子可以说下了血本,把只有重要时期的才食用的猪给杀掉了。
到了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设下鸿门宴,邀请当时的沛公刘邦,席间刘邦多次遇险,刘邦手下的樊哙闯入席间据理力争,打动了项羽。项羽当场赐给他卮酒彘肩,樊哙也不客气,当场就把生猪肉按在盾牌上,用剑切着吃,恐怕这是历史上最生猛的吃猪肉情景了。
东汉末年有很多名人都是屠户出身,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就是一个屠户,因为妹妹的关系做到了大将军的职位。张飞本是涿郡的屠户,后来资助刘备起兵,成了叱咤疆场的猛将。
出了这么多有名的屠户,这与猪肉的消费规模扩大是有一定关系的,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有这样的话:"今闾巷掀陌,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
在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美轮美奂的壁画,在这些壁画之中我们就能看到先民们杀猪烹制猪肉的情景。从猪的样子来看,与我们今天的猪相去较远,有点类似于野猪。
《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文章插图
从魏晋时代开始,猪肉的地位开始下降,羊的地位开始上升并逐渐稳固。北魏的《洛阳伽蓝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羊是陆产之最。这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随着北方的少数民族占领长江以北,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渐渐的融入到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到了唐朝时,猪作为食物的影响力逐渐走低。人们在宴饮的时候只知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对于猪则鲜有问津。这一时期,尽管社会上的中上层不喜欢猪肉,底层的百姓却很喜欢猪肉,只不过很多人依旧买不起。
《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文章插图
当然,无论古代贵族们无论怎么不待见猪肉,在特定时期离开了猪肉他们也玩不转。那就是祭祀,古人有一种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古代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所谓太牢就是牛羊猪三牲俱全,而少牢是只羊、猪两牲。若是没有牛羊,只有猪的叫特牢,也就是所谓的家祭。无论是哪一种祭祀,猪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 宋元时期,猪肉成了下层的美食
宋代沿袭着唐代的遗风,在剔除那些奢华复杂的食材后,做出了御膳止于羊肉的规定。宋代皇帝吃羊肉的数量简直惊人:
据史料记载,宋神宗时,一年御厨支出 "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假如一只羊六十斤左右,那么皇宫里一年消费的羊大概在七千三百只左右,还真不是一个小数目,皇室对于羊肉的偏爱可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