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 从未干过雕版印刷, 又见败家子乾隆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传统印象中,活字印刷应该是木头雕刻,这几年不少人恢复的活字印刷,用的是铅字。鲜有人注意,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原来是泥字。不用木头,因为“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但是,泥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这几年不少学者对此表示怀疑,甚至连《梦溪笔谈》也遭到否定。学者们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代一直用雕版印刷。宋朝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雕版的书籍非常多,印刷了许多大部头的书籍,譬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都是上千卷。规模最大的是《大藏经》,有五千多卷。制作者雕刻了13万块木版,足足花了12年才印刷完成。公元1041年~1048年,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成为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克服了雕版的各种弊端,雕版废料啦、保存不方便啦、雕错就不好修改啦。它印完一套书后可以拆开,再印下一套书。一套字可以用来印各种图书。就算有个别字坏了,变形了,重新刻一个就好了。且存放活字占的空间比较小,雕版是木板,收藏很占地方,还要防虫蛀、防火、防开裂。
 活字印刷, 从未干过雕版印刷, 又见败家子乾隆
文章插图
按理说,后起的先进技术,会在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内,取代之前的技术。就像铁器取代青铜,纸张取代竹简。首先,它的雕刻颇多限制。雕版印刷是用写好的纸覆盖在木板上,工人不需要认识字,只需刀法技艺到家就好。活字雕刻刻字则难许多,它先用胶泥制成字块后,刻出反体凸字。刻好的字,线条的深度很薄,“钱唇”是铜钱的边缘。十分考验手艺人的水平,雕刻出来的字大小、笔画粗细、字迹整齐程度等都会影响印刷效果。且若非同一个人雕刻出来,风格很难统一。《水经注》序注有说:“昨夜江南所进之书有《鹃冠子》,即活字版,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还要“火烧令坚”。字模要有足够的硬度和坚固程度,也要保证适当的吸水率,这样才能吸墨,可以用来印刷。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尹铁虎研究过,毕昇胶泥活字的烧结温度,应在800℃左右。 这样烧出来的字模,还不容易碎。其次,它需要的字量非常非常大。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字量相当庞大,所以《梦溪笔谈》才会说,“之”“也””这些常用字要雕刻二三十个。一副活字,想要拿来排版用,至少需要十万个活字。在清朝道光年间,福建有一个书商林春棋,用了21年时间,耗费白银20万两,才刻成大小楷体铜活字40多万个。可见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庞大的字库,用什么方式储存已是问题,更遑论分类排列、检索、捡字……如果是拉丁字母,可以自由排列组合,那就方便多了。所以活字更适合欧美的拼音文字。
 活字印刷, 从未干过雕版印刷, 又见败家子乾隆
文章插图
活字印刷需要不少认字的人活字印刷术分为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等步骤。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非常繁琐,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有些复杂的版式,活字排版很难实现,尤其有插画的“绣像本”,雕版更灵活。印刷之前,先要检字。用过新华字典的我们都有体会,查偏旁、数笔画,要花一番功夫。活字印刷算是把新华字典3D化了,检索起来更是艰难。创造出木活字的元代术王祯有探索和研究,他试行转动字架贮字,按韵分放、以韵检字。这就需要排版的工人识字。知道音韵,知道去哪个字盘挑字,还得眼里好能在字盘中把字挑出来。王祯在《造活字印书法》中记录,排字时一人念书稿,一人检字排字。这样就需要更多识字的技工。版式如何布局,还要懂设计,版式排好后,要得审核、勘校,都是庞大、细致、繁琐的工作。也都需要工人认识字。在古代中国,读书人有多少愿意来排字的工匠?当先生、账房、事业幕僚或者卖字抄书,都比当工匠有地位。但雕版是文人排版、校对后以后才雕刻出来的,不需要工人认得字,懂得印刷就好。王祯当时用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制成一批木活字,印出了书,写出了《造活字印书法》。雕造一套活字,用了两年的。而印一百部县志,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