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题字“厦门大学”牌匾,为何四字错了俩?网友:错了反而更美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儒学中的“南方之强”可以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宽容大度来教育他,对待他,即便别人蛮横无理,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文章插图
1920年,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时,就发表了著名的“南方之强”演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的学生支持抗日,不屈不挠,这种精神就是“南方之强”,随着厦门大学的师资、学业竞争愈发强盛,厦门大学也成了广义上的“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作为厦门的“特色”之一,也成了必去的旅游景点,若是去厦门,不到厦门大学里面转一转,那确实是非常可惜,到了厦门大学的人,应该都看过厦门大学为鲁迅建立的纪念馆,作为国内高校唯一鲁迅纪念馆,这确实值得一看。
鲁迅跟厦门大学也有不少的“恩恩怨怨”。
文章插图
1926年,鲁迅受厦门大学的邀请前往讲课,当时北京大学经济相对困难,拖欠了一些工资,厦门大学开出了400元大洋的月薪,鲁迅也拒绝不了,他也想换一个地方生活一下,就接受了林语堂的邀请。
鲁迅在留洋期间,虽没有读过高校,但是他的学识、见识非常丰富,因《狂人日记》更是蜚声文坛,鲁迅到了厦门大学之后就选择了自己的特长方向讲课,专门开设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
文章插图
每次鲁迅讲课,都是座无虚席,厦门大学其余专业同时和老师也是抽空来听鲁迅的课,鲁迅的课讲得非常生动、有趣,就跟看鲁迅的小说一样有意思。
【鲁迅题字“厦门大学”牌匾,为何四字错了俩?网友:错了反而更美】在鲁迅来到厦门大学授课的一些《回忆录》中写道:先生讲课,不像一般的教授一样,只会干巴巴的讲知识,他讲得某处精彩时,会引用历史,并告诉我们什么该吸取,什么该摒弃。
鲁迅在厦门大学授课期间,还写下了许多作品,《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为出名。
文章插图
鲁迅在厦门大学待的时间并不长,期间也闹了许多不愉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年的校长林文庆,两人思想观点不同,闹了很大的矛盾,鲁迅在他面前还将两块大洋拍在桌面上,负气离开了。
鲁迅并非针对厦门大学,他很喜欢厦门大学的学生,也喜欢的学习氛围,但是不喜欢当时以林文庆“马首是瞻”的那种风气,两人吵了一架后,他就离开了。
厦门大学的题字,并不是鲁迅亲手提的,而是厦门大学工作人员从鲁迅文章当中选出的四个字。
文章插图
这四个字也可以说是鲁迅写的“厦门大学”,这四个字当中有两个字写错了,“门”字少了一点,“学”字缺了宝盖头,鲁迅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呢?
从鲁迅生活的年代来讲,正好是白话文兴起的年代,传统古文和白话文都可以用,那时候也没有一个字的标准写法,难免会出现通假字。
就像是“她”,鲁迅从未在前期的作品中从未出现过“她”,因为当时没有这个字,这还是刘半农创造出来的,1920年刘半农为了推广“她”,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文章插图
鲁迅要写女性时,就用“伊”来替代,现在“她”已经非常流行了,若是看见“伊”肯定无法了解这是什么意思。
鲁迅也是一位书法家,就连“死对头”郭沫若也曾评价过他的书法: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
- 鲁迅逝世当天,制作石膏遗容时粘下20根胡须,如今成一级文物
- 鲁迅、许广平与朱安三个人的故事,总有一人是配角!
- 余华:我当年唯一讨厌的作家是鲁迅,直到36岁才幡然醒悟
-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 这个鲁迅等作家成立的组织做了哪些事,引得国民党当局秘密捕杀
- 参观完这个小博物馆,我发现乾隆不傻,光绪不晕,鲁迅家不冤
- 民国女神级演员,自尽后10万市民自发为她送葬,鲁迅提笔为她著文
- 少年读不懂鲁迅,人到中年才知道,我们都是闰土
- 老照片:文学界的大佬、中国人的脊梁!今天,主角是鲁迅!
- 许广平捐赠鲁迅稿酬,儿子却打官司要钱,此事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