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列传》看文化兴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董仲舒的历史贡献( 四 )


太后找不到理由再处罚辕固生,但此事却颇得景帝好感,认为辕固生清明、正直,于是任命其为儿子清河王刘承太傅(老师)。
武帝即位后,因感念辕固生品行高尚,征其入朝为官,此时的辕固生已经九十几岁了。但是因为其直率的秉性,不少官员都怕他,联合起来说辕固生已经老了,不堪任用,武帝于是请他回家养老。
辕固生离开时,对公孙弘说了一句让人叹为观止、感慨不已的话语:
“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
事后而言,这实在是对公孙弘一生为官的高度概括!辕固生年龄虽大了,却也火眼金睛。
辕固生对《诗经》的见解也成了齐地权威和主流。
4、伏生
伏生是济南人,担任过秦朝的博士。文帝非常喜欢《尚书》,寻遍天下却找不到可以讲解此书的人。偶然机会听到伏生不仅可以讲解此书,而且手上还有《尚书》文本。
原来秦始皇搜集民间四书五经时,伏生冒死将自己所有藏于墙壁之中,之后又战乱,伏生背井离乡。多年后回到家中,残垣断壁中仅仅找到二十九篇,其余三分之二均散失。伏生将此二十九篇视若至宝,并开始了对《尚书》的讲授。
文帝找到他时,他已经九十几岁,已经经不起长途跋涉。文帝无奈,只好派晁错向其学习。因此晁错一直将伏生视为老师。晁错后来成为景帝老师、西汉著名政治家。
伏生有一位得意门生欧阳生,欧阳生又教出了一位得意门生宽(估计司马迁不知其全名),宽凭借自己深厚的《尚书》学识,有幸又拜于孔子十世孙孔安国门下,巧的是孔安国手上也有十几篇残存的《尚书》文本,恰恰是伏生那十九篇之外的篇目,因此,《尚书》文本得以补充,历史的侥幸成了中华文化的大幸。
 从《儒林列传》看文化兴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董仲舒的历史贡献
文章插图
04董仲舒
董仲舒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人物,对西汉乃至华夏民族儒学文化根基的确立及发扬起到了无人能及的作用,故而本文对其叙事不仅采用了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史料,还大量采用了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史料。特此说明。
1、青年讲学
董仲舒年轻时便潜心于对《春秋》的研究,也是左丘明之后对《春秋》及“三传”研究得最深入、最有成就者。
董仲舒二十几岁时便开始讲学《春秋》,弟子众多,名气很大,因此,汉景帝曾冒着窦太后压力聘请他为“博士”,专门开堂讲学,为国家培养儒学人才,董仲舒因此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天朝“第一讲师”。并且,同孔子一样,他也让优秀的学生“代课”教育其它弟子,因此,也是门生遍天下,有的学生连听他三年课,家都不回了。足见其学识之丰厚,讲学之魅力。
2、伟大的“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是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的重点内容,对武帝与董仲舒之间的一问一答做了详细记录。
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才真正掌权,作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他并没有想着先过过当皇帝的瘾,首先想到的是招募天下人才。对其中优秀人才自己亲自面试、亲自考核,这就有了他和董仲舒之间的高手过招。汉武帝亲自向董仲舒发出了三个策问(史称“天人三策”):
第一问:如何从哲学高度来统一国家思想?
第二问:如何来治理国家?
第三问:如何来构建国家上层建筑、维护帝王权威?
班固《汉书》中全文实录了二人的三问三答,是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过招和交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原文,如果此处做翻译,没有两万字恐怕说不清楚。
总之,汉武帝求解的不是具体的一时权变之策,而是一个既能总结以往兴亡治乱的历史经验教训,又能解决国家现实问题,从而保证汉朝强盛的长久治安之道,是带有规律性、普遍性、战略性的历史政治哲学问题。他要解决的是大汉从形而上的哲学系统构建到形而下的具体战术问题。
董仲舒自谦对武帝的问题不能作答,而是以孔子《春秋》理论及孔子哲学理论作答。不仅洋洋洒洒、引经据典、逻辑清晰,而且在三个回答中旗帜鲜明的亮出了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年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