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列传》看文化兴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董仲舒的历史贡献( 三 )


刘戊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憎恨学习的同时也憎恨老师申公,刘郢去世后,身为楚王的刘戊就将申公囚禁起来。申公设法逃离楚国回到鲁国,视此经历为奇耻大辱,自此闭门谢客,更不要说为官了。不过陆续有百余人慕名到其家中求学,申公也只讲授自己擅长的《诗经》,并且自己觉得搞不太明白的地方就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也不懂”,反而越发受人敬重。
一百余人的学生中竟然也是桃李满天下,这让笔者对申公的教育之道不得不佩服。
学生中有两位翘楚,一位是兰陵人王臧,景帝时担任了太子少傅,为武帝的老师之一;武帝登基后官位逐渐得到升迁,直至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另一位是代国人赵绾,做上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二位位高权重的同学为了使儒学官员更好的掌握朝政、儒学更好的得到弘扬,遂联名向武帝举荐了老师申公。那时的申公已经八十几岁,原本也无意于官宦,无奈被学生派人硬是抬到了京城。武帝如获至宝。当向申公请教如何治理好国家时,申公却仅仅以“各人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应付。
那时年轻气盛、好大喜功的武帝自然对此回答不满意,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人已经被“抬”来了,且德高望重,又是自己老师的老师,就给了申公一个掌管舆论的闲职“太中大夫”。
后来由于王臧、赵绾过于着急的“去黄老”,冒犯了窦太后,被太后治罪,均在监狱中自杀,申公因此被免职归乡,数年后离世。
申公弟子中拜为博士者有十几人,孔安国(孔子十世孙)官至临淮太守、周霸官至胶西内史、夏宽官至城阳内史、砀鲁赐官至东海太守、兰陵人缪生官至长沙内史、徐偃官至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官至胶东内史。他们为官大都廉洁奉公,尽职尽责,深得百姓爱戴。其他的弟子,品行虽不完美,但是官至大夫、郎中和掌故的人也有百余。他们对《诗经》的见解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大多都依循申公的见解。
3、辕固生
辕固生因一场朝廷辩论(廷辩)而闻名。
一次,景帝组织廷辩,众人辩来辩去不知为何辩论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上: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秉承天命还是弑君篡位。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历史哲学命题,恐怕也无解,只能各为所用。
黄生认为那就是弑君篡位。
辕固生反驳说:
“不对!那时天下人的心愿都是杀死夏桀商纣,汤、武顺应民意,为民杀了桀、纣,被迫自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是什么?!”
黄生说:
“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
辕固生答道:
“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我们的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
应该说辕固生的这个辩论逻辑已经是“剑走偏锋”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归谬,但是确实也“一剑封喉”。此问一出,黄生还敢再辩论下去吗?
好在景帝是明君,一看架势不对,及时止住了这场辩论:
“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个事情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见解,藏在心里就行了,就不必谈论出来了。
此后学术界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辕固生系儒学翘楚,因此窦太后对其颇不以为然,一次,窦太后想羞辱一下辕固生的斯文,将其召到宫中,问道:
“先生是否读过《老子》?”
“臣下虽奉行儒学,但也读过《老子》。”辕固生回答。
“以为如何?”太后问道。
“普通人的言论罢了。”辕固生回答。
太后完全没有想到辕固生如此直白,大怒,命令将辕固生扔进野猪圈。幸好景帝及时赶到,扔给辕固生一把宝剑,在太后面前丝毫不知变通的一介儒生在死亡面前倒也勇猛,挥剑斩杀野猪,保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