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列传》看文化兴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董仲舒的历史贡献( 二 )


汉朝建立、华夏再次一统后,历来轻视儒生的刘邦将尿撒在了儒生帽子里,大臣陆贾见状,急忙阻止:
“陛下再不可如此!”
从《儒林列传》看文化兴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董仲舒的历史贡献】“老子天下马上得之!”刘邦充满骄傲的回复陆贾。
“但不可马上治之!”陆贾针锋相对的应对刘邦。
情商及悟性极高、气度恢弘的刘邦立马认为陆贾说得在理,并命令陆贾著文总结秦朝三世而亡的原因,以供镜鉴。
自此,儒生得到重新研究儒学、恢复儒学的机会。同时,刘邦命令叔孙通率领一帮儒士制订朝廷礼仪规矩。儒学重新得到发扬,士子对儒学也越发感兴趣。不过,当时刘邦冗身于国家统一的战争,还无暇顾及学校的建立。
惠帝及吕后当政时,由于历史原因,重臣多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之人,总体而言,儒生还未能进入庙堂。文帝时,开始任用一批儒生,但也未成气候。景帝时,由于话语权极强的女性政治家窦太后(景帝母亲、文帝皇后)不喜欢儒学,醉心于黄老之学,儒士彻底被排挤。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黄老当道,儒学未兴而衰。
汉武帝刘彻自幼喜欢儒学,或许是汉景帝从内心深处也是认同儒学的,故而任命大儒卫绾(音同晚)为太子太傅(太子刘彻老师,后担任过武帝丞相,清廉名臣)。故而才有了武帝当政后由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力践行,儒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陆续在各地出现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博学鸿儒:讲《诗经》的在鲁有申培公(史称“申公”)、齐有辕固生、燕有韩太傅;讲《尚书》的济南有伏生;讲《礼记》的鲁有高堂生;讲《春秋》的齐鲁两地有胡毋生、赵有董仲舒。(本文择重要者叙事)
03武帝时期的博学鸿儒
1、公孙弘
武帝时期,公孙弘是一位传奇人物,从微末平民逐步到朝廷重臣、三公之一。
窦太后去世后,武帝虽然完全掌权,但是其母亲王太后也想成为“窦太后第二”,试图干预朝政。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她同母弟弟武安侯田蚡被任命为丞相。为投武帝所好,原本亦为儒士的田蚡废弃了道家及法家刑名之学,招募、选拔了数百名儒生进京为官,公孙弘就在此列。
公孙弘凭借对《春秋》的精通步步高升,直至丞相。当然,要说董仲舒在《春秋》上的造诣远高于公孙弘,但是董仲舒心高气傲,不愿意处处委屈自己讨好武帝,故而多数时间与朝廷若即若离。
一次,身为丞相的公孙弘在朝堂之上当面给武帝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
陛下曾言“礼乐可以教化人心,规范人伦,但是自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后就没有得
到很好的恢复,因此您深感忧虑,并且招募了不少儒学之士到朝廷为官,并设置了经学博士,以图复兴礼乐,并且嘱咐我们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建议设立相关学校。
学校先在京城开设,总结经验形成成熟模式后再向地方推广。在京城,可由每一名经学博士带50名弟子,这些弟子应该被免除赋税徭役,以使他们专心求学。
学生们学满一年都要考试,能够精通一种经书以上的人,补充文学掌故的缺官;其中成绩好、名次高的可以任用为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若是特别优异出众的,可直接将其姓名向上呈报。那些不努力学习才能低下者,和不能通晓一种经学的人,就要罢斥,并惩罚举荐他们的不称职的官吏。
总之,公孙弘不仅提出了方案,还提供了执行细案,为汉朝全国各地的儒学教育及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武帝及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
如果非要对比一下这二位在《春秋》上造诣颇深、也都因此而进入武帝视线者的才能,笔者认为,董仲舒是战略性人才,公孙弘是战术性人才。
2、申公
作为汉初大儒,申公是大有来头的。
高祖刘邦一次经过鲁国,申公就跟随老师得到过高祖的召见。吕后时期,申公到了京城长安交游求学,因为曾经被高祖召见过,故而有了与刘邦儿子刘郢(音同盈)同学的机会。学成毕业后,刘郢将申公带到了其封国楚国,并让申公担任其太子刘戊的老师(那时刘姓诸侯王封国也设太子,以承续诸侯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