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问: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你是怎么知道的?(4)小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往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看” 。过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怎么样呢?
5.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 。【学法指导】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 。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 。
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
6.检查反馈:(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从“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了灰色”知道脚与墙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问: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3)总结提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
7.试背
2.
3.4自然段 。
二.拓展迁移运用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样子:像……像……颜色:嫩红触——巴——拉、贴作业布置必做【同步达标】: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 。选做【创造实践】: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
小学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
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 。
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本课的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写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从嫩叶写到成叶,重点讲成叶,从叶子的颜色,形状及叶子的动态描写,让人产生喜爱之情 。在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时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写:
1.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 。
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
3.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学生分析】处在四年级的小学生特有的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段 。
3.学会作者是怎样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 。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和写作能力 。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让学生正确理解爬山虎的脚不同于人的脚,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继续巴住墙向上 。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 。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
2.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讲授力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
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
3.重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体验,内化课本语言,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
4.借助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直观、形象、生动,同时弥补了课本知识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
(葡萄)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
2.导语: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展示爬山虎实物)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
- 小学美术科教学计划有哪些
-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日记100字大全15篇
- 简短的语文教学反思
- 小学一年级期中语文的试卷分析
- 小学数学说课优秀范文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